春去春又來 心札
距離第一次看這部片,十年了,十年的時間,變化很大,自己在內心的歷程中,增加了很多元素。多了十年的功力來看這部片,截然不同,多了可以對映,互相比照的模組,多了立基於心中的人生探究。
影片末了,影頭緩緩帶到了廟山門上的匾額,「人生庵」三字,是驚訝,是讚嘆,原來,春夏秋冬所發生的,在廟堂中所發生的事,不就是人生事?
受刑回到廟宇的和尚,綑繫石塊於身,費盡千辛地爬到山頂,這是救贖的心境?是將童年壓在心中的大石釋放?還是將人生的視野角度拉開,不在廟堂中看人生,不在門口看世界,而是遠眺、而是笑看,更是靜觀。
還記得老和尚也曾如此,也曾讓小和尚因為殺生而要其綁著石頭去救那三種小生靈。十年前,我天真的以為,這是片中所要傳達的唯一人生意涵!
若是此法(讓其感同身受)有用,何有後來的殺生之念?何有後來一連串心境上的掙扎?在我們以為有效的教化中,我們也曾天真的以為如此,讓你知道了痛,以外力讓你深切地體驗過,你就能完全了解,你就能全然的圓滿?
一切都要將你的佛,放置在心中的靈鷲山上,安定了自己的心,自發地,體驗夠了的心情,才能讓你洞悉。
兩條交尾的蛇、湖面上成雙的野鴨,勾勒出自然的情慾,我們視自然為自然,回視人類的行為也應是正常,只不過身份(和尚),讓人對此產生了禁忌的念頭。伊甸園中的蛇,是誘人犯罪的原頭,夏娃受蛇的哄誘,偷食了知善惡樹所結的果。懇求智慧的果實,是原始的欲求,我們是人,無法逆天,而在順應內分泌的情慾之下,如何應對,如何從失控的情感中,平衡生命?
殘忍,為什麼見到可以阻止的事不去阻止?從這個角度來看,老和尚是冷血與無情的。在見到小和尚如此面對生靈時,可以出手阻撓,但從更大的人生觀來檢視,對萬物不捨,但此便是因果,若無處在因果中,如何從因果中得到智慧?
上帝與撒旦是同一人,只是心境不同,造成眼神不同,呼吸不同,行為不同,老和尚還是很有智慧地接納每一面向的小和尚,不論天真與否,不論犯罪與否。
老和尚閉其五官,在船上,結束生命,這是一般人無法想像與理解的。但試想,若你能了解自己離開世間的時間點,而身邊又無人可以處理相關的後事,而如此之舉,就不會讓人疑惑了。古印度宗語中,涅槃,一般指從痛苦中解脫出來的狀態,在印度教哲學裡意指通過肉體的解脫而與高級生命的結合」。而老和尚「清淨無染」不就是涅槃?
一切都是那麼的平靜,面對死亡,承擔與接受,一把火,盤腿而息,吐呼之後回歸萬化之中。
這影片,沒有太多言語,很多語言仍無法說清楚箇中精華。更在影片中留下許多讓人思考的問題?在探求的過程中,在苦思不解的過程中,答案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讓人,開始學者思考,我們開始學會從身邊所有的事物來看看自己,用哪些信念與教條支撐著。而這些東西哪些是讓你困住你的?哪些是模糊我們的?
這影片,每個人各自表述,你看到的就正好是你目前思考著的世界,你寫下來的心得正是你目前的心境寫照。
回頭看看你自己寫的,上網看看影評,有哪些是你沒有過的焦點?有哪些是你不曾想過的?若真的再去想想,你就進步了,你依著別人不同的眼光來看世界,用著別人較為細膩的角度來細數一切,你又進步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