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魚(虱目魚的台語諧音,據說與國姓爺有極大關聯), 這一定要用煎的才好吃,看似沒有什麼技術, 但新嫁為人婦的媽媽可是要被唸或被嫌好幾次才能學會,火候、 時間是最難控制的。
幸好,體貼人性的高科技產品—不沾鍋出現, 讓許多新入廚房的媽媽寬心許多。 但要煎出好吃的魚還是要練習練習,當作是一種修練吧!
塗上少許鹽巴,最好是玫瑰鹽,倒也不是什麼媚外崇洋, 吃起來果真不同。用少許的油,熱鍋入魚,魚皮背面先下, 滋滋滋地,水與油互相在高溫作用下,「悲愴奏鳴曲第一樂章」, 就此響起,悲愴的是悼念那魚的生命終結, 喜悅的是美味的聲響提早於嗅覺,讓我飢腸轆轆。
轉中小火,煎到微冒煙,讓它翻個身, 焦化作用讓魚皮咔嗞咔嗞地帶有一點特殊風味,翻面後, 記得再等它冒煙。魚會用這個方式告訴你:「我變成美味了」。
做菜就是這般充滿聽覺、味覺、觸覺…及幻想的饗宴, 而你就是神奇的指揮家,指揮著每個步驟的幸福。
上桌後,真正的學問才剛開始。 中間油脂是給不善吃魚或初學者食用的, 不用擔心待會要到耳鼻喉科掛號,當然我最愛吃這個部位的油與肉。 介於油脂與脆脆邊邊的中間部份,是給進階生的訓練課程, 略有小刺,可用目視法去除,稍有眼力的人就可以吃到安全的肉。 高階班,側邊脆脆的邊肉,有許多小刺,刺多到讓人想放棄。 但想想這不就是人生,有時風平浪靜,有時讓人悲鳴不已, 也不能只選好的日子過!
著名的美食作家焦桐曾說過:「我們都吃太快了, 都快忘了食物的原味了」,坐下來慢慢享用美食吧! 這也是享受人生的一部份,更重要的是,這才是「樂活」 的重要精神。
老婆唸著:「吃個魚哪來那麼多學問?」快點吃啦。啊!被催被趕… ….我被刺到了啦,幫我拔刺啦!
2012/9/2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