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9/9

波麗露雜想

聽完,你就知道我在講什麼。(但很久,我想你無法完整聽完)

波麗露雜想
今天,我又向新生介紹了《波麗露》這首名曲。這是拉威爾創作的音樂作品,它是一場呢喃而漫長的對話,從低聲絮語開始,逐漸走向磅礴的交響。不斷重複的旋律,從單一的樂器開始,逐漸擴展到整個樂團的協奏,是一個逐漸成形的夢境。

最初的旋律簡單、甚至單調,如靜穆的湖面。但每一件樂器的加入後,漣漪漸漸暈散,泛起了層層大小圈圈。這時,湖中女神應該出現才對。

《波麗露》那一再重複的旋律。不就是人生?

讓我不禁聯想到古希臘神話中的薛西弗斯。他日復一日將石頭推上山,任憑石頭無情地滾回起點,再次開始無盡的輪迴。

看似毫無意義的一切,猶如音樂中那看似不變的旋律,但隨著新的音符、新的樂器不斷加入,這重複不再單調,反而變得豐富多彩。每一個樂器的聲音如同薛西弗斯生命中的種種變遷:戀愛、結婚、生子、失敗與喜悅,這些看似平凡的片段,構成了他推石頭的生活,也讓他一次又一次地重拾石頭,推向山巔。

生活的重複並不是枯燥的輪迴,而是充滿變化的過程。每一次重複,都是一次新的體驗,一次全新的嘗試。即便最終歌曲會結束,薛西弗斯也將停止推石頭,這些重複且不起眼的過程都是高峰,正如音樂中的每一聲旋律,都因為不同的片段而變得豐富且生動。

耳邊,每年總要播放一次的波麗露再次響起。





2024/9/4

蹛(tòa)蹛廟宇,食食施主,唸經唸來抵(tú)

TO:大哥

蹛(tòa)蹛廟宇

食食施主

唸經唸來抵(tú)


正巧國小短期出家有聽師父說過這句話,或許是對話中師父的謙遜,也有可能是一絲絲的無奈,我無從而知。但在年近半百時,就您提出的問題,比對與年少時的我,現今略有不同的見解。


比丘,存在的意義不是只有唸經,而是正法法義的傳承。唸經唸來抵(tú)或許只是謙辭,應該是將正知正見傳遞下去,才是受人供養後的互利。



曾讀過法句經中有提到:

善調手足與言語,最善調御身與首,心喜善住於三昧,獨居知足是比丘。


而比丘也應當知瞭,外在五根染五塵當中,止觀當下的身受心法才是修行的竅門。尋著象跡始能尋得智慧之象。而此種自洲自依法洲法依的概念、正法要的想法,也要有不懈怠的僧人接棒傳承 。


不論在家、出家,心喜善住於三昧,能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滅道跡、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者,自己受於佛教正法之利,一定會在生活中實踐,而且能感染他人,讓別人也趨向此道,都是廣義的沙門,都是佛之弟子,我們都是。


多言,與您分享



2024/8/5

女兒同班考試,是有趣的經驗

有機會,能和女兒同班考試,是有趣的經驗。
在我家,三個人都努力學著語言
我為了台語第二專長,在成大進修著。
老婆為了考上客語中高級,在線上進修著。
女兒,除了學校的英文、自學的西班牙文,還有客語,還有台語。
多學語言是把大腦維持良好狀態的方法。
------------------------------------------------------------------------------------
有機會,會使佮查某囝仝班考試,是真趣味的經驗。
佇阮兜,三个人攏努力學著語言
我為著台語第二專長,為著勿予台語死去,佇成大進修。
媠某為著考客語中高級,佇線上進修。
查某囝,除了學校的英文、自學的西班牙文,猶閣有客語、台語。
加學語言是共大腦維持踮好狀態的方法。
------------------------------------------------------------------------------------
Ū ki-hōe,ē-sái kah cha-bo͘-kiáⁿ kāng-pan khó-chhì, sī chin chhù-bī ê keng-giām.
Tī goán tau, saⁿ ê lâng lóng ló͘-le̍k o̍h-tio̍h gí-giân
Góa ūi-tio̍h Tâi-gí tē-jī choan-tióng, ūi-tio̍h mài hō͘ Tâi-gí sí-khì, chāi Sêng-Tāi chìn-siu .
Chúi-bó͘ ūi-tio̍h khó Kheh-gí tiong ko-kip, tī sòaⁿ-siōng chìn-siu .
Cha-bó͘-kiáⁿ,tû-liáu ha̍k-hāu ê Eng-bûn,chū o̍h ê Se-pan-gâ bûn,iah-koh-ū Kheh-gí,Tâi-gí.
Ke o̍h gí-giân sī kā tōa-náu î-chhî tiàm hó chōng-thài ê hong-hoat.


2024/7/26

我的完美日常- 心札

日常,如何完美?

心一直在那個準確的地方,那映照出來的,都會是完美--ABEL Lee(不用查了,那是我本人)。

在看完電影後,睡覺前刮鬍子時,仔細看了一下,我每天用來當作刮鬍子潤滑的是洗手乳,淌淌流出的水在手背上,氣泡顆粒好大顆,這日常是完美? 

或許,有太多的無常會干擾著我們的日常,再怎麼規律的生活都會有突如其來的變化,或許是颱風?或許是撞進我們生命的人事物?或許是那一段過往的回憶,都會擾動著,讓我們的日常離開那準確的地方。

那在哪兒?在每個步伐中、在每個舉手投足中,在樹林微風中,在每次口腔咀嚼中,在每次投入硬幣落下飲料中....。心放在那兒,夠準,就是完美。

光影,新舊,對比在影片中巧妙地出現,孰優孰劣?SPOTIFY中也是找得到舊歌,但對於老人而言,是不同世界。如同影片中所述每個人都活在不同的世界,其中誰也不知道誰如何生活。

那活好自己的那部份,不論職業、不論身份,安時處順,樂自於心中。




2024/7/24

政策慣性(policy inertia)-無住之島閱後心札

感謝舜丞介紹這好書,快速了解台灣近四十年來的政策轉變,用不同角度更有歷史緃深地來看台灣的房地產,這是本好書。

人一定有立場,站在各種人的立場思考,才是全人。看完這書,想順勢談談政策慣性這詞,順便一下:

政策慣性(policy inertia)是一種深植於政治、家庭與人際關係中的現象,它反映了即使在政權更替或責任轉移後,或者小朋友長大為人父母後,舊有的政策和行為模式依然持續存在。我們就成為我們以前討厭的人,不是不願改,而是有其不得不 。

在政治上,新政府發現難以迅速改變前朝政策,因為這不僅涉及法規改變,還涉及整個官僚體系的思維和操作模式的轉變。家庭和人際關係中也是如此,角色和期望的固化,使得即使外部環境變化,內部互動模式依然維持舊有模式。可以這麼說就是“立場不同,看法不同”,人們基於不同立場對同一事物的多樣性解讀,這不僅是觀點多樣性的表現,也是政策改變困難的一個原因。每個人從其立場出發,形成不同的認知和行動模式,即使在政權更迭之後,在那權力位子上,看出去的角度將被窄化或同化,而這些舊有模式也不會立即改變。


從哲學的角度,面對世間的紛爭和不斷變化,保持一種淡然的態度可能有助於在混亂中尋找平和。不是逃避現實,而是以一種更高的心靈層次來觀察和處理世間問題,減少對權力和物質的依賴,因為你看得核心問題,而不會因為別人立場的轉變槌胸頓足,也不會因為看到了與你不同想法的人而睡不著覺。只會在政策和人際互動中尋找到更加平衡心情和諧的方式。


總之,了解政策慣性的根源和表現,通過哲理和高層次的思考來對待世間的紛爭,冷靜和理性的視角來審視和應對生活中的挑戰,認為對的事要做,要不帶情緒地去做,因為要改變慣性,沒有那麼容易,所有的改變都要在集體認同下,才有力量,趨勢力量足夠,順水推舟,自然而成。



2024/7/8

早上打掃

早上打掃

看到了,是對事物有了認真,看到了平日看不到的,就是進步

一早,掃塵除垢,掃了,見本性,除去了心中妄想與念頭


2024/6/13

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 -心札

  1. 簡單生活反而更美好:日本庭園設計師枡野俊明的《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強調,淡泊一點生活會讓人生更美好,不需對每件事都反應過度。
  2. 主題與教誨:本書涵蓋五個主題:人際關係、擺脫負面情緒、停止心靈磨耗、避免自討苦吃、活出快意人生。書中有99則禪學智慧,每則智慧約兩頁,簡短易讀。

  3. 文化與個人影響:書中探討了社會期望、成長背景和資訊過載如何導致現代人對每件事都過度反應,進而增加不必要的壓力和焦慮。

  4. 承認無知是一種自信:承認自己不知道某些事情是一種自信的表現,比起什麼都想知道,更應該專注在少數重要的事物上,並將它們做到最好。

  5. 選擇性反應的重要性:書中強調選擇性反應,建議不要對每件事都反應過度,而是專注在對自己真正重要和有意義的事物上,以保持內心平靜和提高生活效率。

情緒--一切都假的啦


在哲學和心理學的長河中,生死與情感一直是永恆的話題。不同文化、宗教和哲學體系對此有各自獨特的見解,其中莊子和佛學的觀點尤為深刻。這次通過解讀莊子故事中的智慧,以及佛學對情感的看法,探討生死與情感的真諦。

莊子的智慧:從故事看生死與情感

莊子的故事常常以其深邃的智慧和幽默感,揭示生命的真理。兩個特別的故事,莊子妻子的去世和他與骸骨的夢中對話,為我們提供了對生死和情感的獨特見解。

在《莊子·至樂篇》中,莊子的妻子去世後,他的朋友惠子來吊喪,卻見到莊子敲著瓦盆唱歌。惠子驚訝之餘,莊子解釋說,一開始他也感到悲傷,但隨後想到妻子的生命本來就是自然的一部分,生命從無到有,從有到無,這是自然的變化。他理解到妻子的去世只是生命循環的一部分,所以他不再執著於悲傷,而是以平和的心態接受這一切。

這個故事傳達出莊子對生死的獨特看法:生死如一,順應自然。莊子認為人生的變化是自然的一部分,應該以平靜的心態來面對生死等變故,這是一種達到精神自由和內心平靜的方法。

另一個故事,莊子在夢中見到一具骸骨,問它是否後悔死去。骸骨回答說,它在死後沒有君臣之事,也沒有春秋之事,無論冬夏,都沒有辛勞。莊子繼續問,如果讓它重新有血肉之軀,回到人間,它是否願意?骸骨笑著說,它怎會捨棄現今的無限快樂,去重新受人間的苦楚呢?

這個故事進一步強調了莊子對自然法則的順應和對生命無常的接受。生死只是一種自然變化,接受無常,是達到內心平靜和自由的關鍵。

佛學的智慧:情感是一種錯覺

佛學對情感的看法也非常獨特,認為情感是人生八苦之一,無常是痛苦的根源。佛陀說:「無常故苦,世間的常態就是無常。」從現代進化心理學的角度看,無論是痛苦還是快樂,這些情感都是人的一種錯覺。

有一個關於情感的故事,講的是一個名叫愛地巴的人,每次生氣就繞著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房子和土地越來越大,但每次生氣時,他仍然繞著跑。愛地巴的孫子問他這樣做的原因,愛地巴回答說,年輕時他跑著想,自己的房子這麼小,哪有時間和精力生氣呢?後來成了富人,他想,房子這麼大,何必和人計較?這樣一想,他的氣也就消了。

情感的管理可以通過轉變思維方式來實現,但對大多數人來說,我們常常會被情感控制,而不是控制情感。佛教認為,情感的產生源於對無常的執著,而修行正念和冥想可以幫助人們打破情感的幻覺,達到內心的平靜。

情感的錯覺:進化心理學的解釋

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情感的錯覺是自然選擇給我們的設定。研究顯示,快樂和痛苦的情感反應其實是由大腦中的化學物質所驅動的錯覺。例如,在一個心理學實驗中,猴子在看到燈亮後即使還未喝到果汁,也會分泌多巴胺,感到快樂。這說明快樂是一種預期,而不是實際的結果。

作為靈長類動物,人類的快樂和痛苦也往往是錯覺。我們常常認為得到某個事物會很快樂,但真正擁有後,卻發現快樂並沒有預期中那麼強烈。這類似於佛學中的「苦」,苦即是不滿足。進化心理學認為,這是基因為了延續而設計的機制,讓我們不斷追求快樂,但快樂是短暫的,我們需要重複追求,以達到延續基因的目標。

擺脫情感的錯覺:佛學的修行方法

佛學的修行方法,如正念冥想,旨在幫助人們認識和打破情感的錯覺,達到心靈的平靜與自由。正念冥想要求我們做自己的觀察者,體察自己的情緒和身體的感受,從而達到內心的高度統一。在西方,正念冥想已經成為一種流行的心理療法,能夠幫助人們恢復精力,獲得對事物的洞見和個人真正的自由。

追求內心的自由

無論是莊子的智慧還是佛學的修行,都強調對生死無常的接受和對情感的超越。這種對自然法則的順應和對情感的認識,能夠幫助我們達到內心的平靜和自由。在現代社會,正念修行方法更是提供了一種實際的途徑,讓我們能夠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內心的寧靜。

生命充滿無常,情感是錯覺,唯有通過深刻的認識和修行,我們才能真正理解生命的真諦,擺脫情感的束縛,實現內心的自由。希望這些智慧能為讀者帶來啟發,幫助大家在生活中找到更多的平靜與快樂。

2024/5/31

如實,不如實



長久以來,我對「如實」的概念一直存在誤解,錯誤地認為如實僅僅是如實記錄和描述現象。然而,經過深入學習南傳佛教教義,終於理解到,如實觀察不僅僅是客觀描述,而是要看到現象的本質,包括無常、苦和無我這三個核心特性。

最初,我以為如實觀察就是忠實地描述我們所見、所聞、所感受到的事物,並試圖不加評判地記錄這些經驗。然而,這種理解僅僅停留在表面,沒有觸及現象的深層本質。比如,當我看到一朵花,我只關注它的顏色和形狀,並認為這就是如實觀察。但事實上,我忽略了花朵的無常性,它的美麗只是一時的,終將凋謝。這種觀察不是簡單地記錄,而是要通過正念和內觀冥想,體驗到現象的短暫性、不完滿性和無自性。

無常是指一切現象都在不斷變化。真正的如實觀察應該讓我們看到這種變化。例如,一朵花的美麗是短暫的,它從萌芽到綻放,再到凋謝,無不展示著無常的真相。這種觀察幫助我們理解,沒有一個現象是永久不變的。

苦是指現象的本質是無法帶來持久滿足的。例如,當我們品嚐美味的食物,這種快感是短暫的,無法持續滿足我們的慾望。通過如實觀察,我們可以看到這些感覺的暫時性和不完滿性,從而減少對感官享受的執著。

無我是指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自我。當我們如實觀察思維和情感的變化時,會發現這些都是由各種條件暫時組合而成的,並沒有一個獨立存在的「我」。這種觀察讓我們看到,自我只是暫時的集合,減少對自我和身份的執著。

通過這些理解,我深刻地領悟到,如實觀察的真正意義在於透過現象看到其本質,這需要持續的正念和內觀修行。這種觀察不僅幫助我們更清晰地認識現象的真相,還能減少內心的煩惱和痛苦,實現心靈的平靜和解脫。


2024/5/29

不動聲色



「不動聲色」這一成語在日常生活中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在面對突發事件或驚嚇時,能夠保持冷靜,不露出情緒波動。

然而,細想這一成語可以發現它與南傳佛教的修行理念有著密切的關聯。

佛教中的心與外境

在佛教中,心的修行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心的穩定與清明是達到內在平和與智慧的關鍵。在《中阿含經》中,佛陀強調正念與正定的重要性:「如實知色,色之集,色之滅,色之味,色之患,色之出要。」也就是在根塵識接觸當下能如實與清楚。不動成為重要的口訣與檢查要素。

不動聲色與如實觀照

「不動聲色」不僅僅是表面的情緒控制,更是一種內心的如實觀照。在佛教修行中,如實觀照是指對所有經驗的如實觀察,這種觀察不帶有評判、不受情緒驅使。這一點與「不動聲色」的內涵真的很像。

阿含經中的智慧

《阿含經》佛陀說:「若見色、聞聲、嗅香、嘗味、觸細滑、覺知法,不貪不著,不憂不惱,如實觀之,則得心解脫。」這段經文強調了不受外境所動,保持內心的如實觀照,從而達到心的解脫。

通過不斷的練習與觀照,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在面對生活的挑戰時,做到不動聲色,從而達到內心的解脫與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