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30

小二的哲學課:換句話說,美與醜都好,多與少都對。

女兒對我說:『隔壁鄰居大姊姊跟他講他只有一塊錢,好少喔。』 女兒回覆他:『唉!一塊錢,多或少要看用哪一個角度,對一個乞丐來講是多的。對一個有錢人來講,是很少的。要看你從哪一個角度看喔!所以,一塊錢不算多,也不算少』

我回他:『孩子,其實, 一塊錢,對台灣的乞丐界真的算少哦....』不信下回你給乞丐一塊錢試試。

而且,鄰居姐姐一定被我女兒搞得很煩。最近聽完莊子的女兒,更愛辯了。

                 『用與無用』
惠子謂莊子曰:「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臃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規矩。立之塗,匠者不顧。今子之言,大而無用,眾所同去也。」
莊子日:「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換句話說,美與醜都好,多與少都對。

2017/12/21

音樂vs蜜蜂的愛情夢

今天下午聽到了一段淒美動人的愛情故事。 我試著把它變成文章..

.......我是分隔線.......

曾經有一個美麗的音樂仙子,她幫我編織綺麗的夢,她說畢業證書可以換結婚證書,所以我進了補校。她說蜂蜜甜,就像我們的愛,所以我開始養蜂。

最後我畢業了,畢業證書拿到了,結婚證書卻變成愛情的結業證書。

美妙的音符常常會出現, 在蜜蜂的嗡嗡嗡翅膀拍打聲音中,聆賞到我生命的第二、第三樂章...。

一日,嚐著蜂漿玉露,甜甜的味道中,帶著酸、帶著細細的苦。原來, 是小花蔓澤蘭的蜜。
人生如同蜜蜂採回的蜜源,不全然、不必然如此,而這才是自然。

我和我成千上萬個員工們,我們會繼續繼續吟唱著這一段,音樂的愛情夢,繼續未完成的樂章。

2017/12/15

沒有永遠的老師,沒有永遠的學生

很久沒有見面的夜校學生, 因為養蜂的計劃和他重新接上線, 今天看他口沫橫飛、熟練地介紹養蜂的技術, 一些數據專有名詞對他來講就像是順口溜,對我們而言,這是另一個國度的語言, 讓我想起了每次在段考前, 他常常眉頭深鎖都說他記不起來。而這回換成是我皺眉了,這角色互換得很有趣,也很精采。 沒有永遠的老師,沒有永遠的學生。今天這『學生老師』表現100分。

2017/12/11

生來,一定有用,看是用哪個角度來看,都有存在的必要。

再次造訪川文山,這私人的林地,因為高大的林木而吸引人前來運動。但仔細一看整個山頭的桃花心木,蛀滿了白蟻。再來可以猜想,這山林應該撐不久了。

繞到了山的另外一頭,很明顯看到另一邊種滿各式雜木的林地。雜樹林裡面當然也有少數幾 棵桃花心木,但在這兒桃花心木卻是很健康的。

為了證實自己的想法,查了一下:

白蟻生活的營養物質主要來源於植物和木材的纖維素。但並不是所有植物都是白蟻的取食對象,在食料極為豐富的情況下,白蟻仍有一定的選擇性,多偏愛含糖分、澱粉、帶芳香的植物。因柚木、鐵木、苦楝、荔枝、柏木以及它們的木料製品內含有萜烯醇物質,白蟻一般不取食,當然在食物單一的情況下,白蟻對食物也沒那麼計較了。



單一樹種,是人類想要控制大自然的一個手段,因為碩大它看起來很美。當整座山的白蟻沒有其他選擇,只好吃這裡唯一的桃花心木,別怕白蟻。而這種干預自然的方式很漂亮,但是很不自然,不自然到連老天爺都看不過去。派出了白蟻大軍,通通吃光這片山林,讓人們知道,各種看似沒用的雜木有存在的必要,看似沒有用的人,在這世界中仍有存在的價值。

生來,一定有用,看是用哪個角度來看,都有存在的必要。

用這角度來復習道德經第二章,更有fu了

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爲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
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爲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還好,我不聽話


最怕小孩聽話,小孩聽話,最多他只會和我們一樣,不會有再高的成就
最怕小孩聽話,小孩聽話,他可能有許多的壓力與內心的不滿,但永遠不敢表達。
最怕小孩聽話,小孩聽話,可能他沒有自己的想法,只成了大人要的模樣。
最怕小孩聽話,小孩聽話,大人就無法因為衝突,而有更多元地思考

還好,我不聽話。

2017/12/2

面對眼前的難事,想想這將來會是哪一種食物?

在記憶的洪流中,是如此地破碎與不完整。而人們總是努力汲取我們認為的全部生命印記。

各種情緒起伏於每一個片段,回頭細想,當年「在意」,那時「過不去的關卡」,那時「堅持」的事。如今,都成為一抹淺笑,當然有的笑是甜甜的提拉米蘇、有些是微苦的拿鐵咖啡。

面對眼前的難事,想想這將來會是哪一種食物?

我愛吃炸雞.............

2017/07/08

在論斷中,要避免各種極端

自從學生送了一本超好寫的筆記本,好多文章都留在紙本上。但想想,為了讓「後人」整理我的文章方便,還是找時間一篇篇打下來。搞不好,都有用到。

有用、無用,也真的無法界定。就如同facebook除了能喪失隱私權,也能幫我們做生活記錄一樣,是好?是壞?
---------------------------------------------------------------------------------------------------------




臉譜式的價值認定   2017/05/08

我們所認知的事實,一定只是片面,而人與人的認知也不過如此。也常只是在泥淖之中,弄得全身是髒,但卻自認清高。

何謂臉譜式?在中國的戲曲中,每一種角色特性都有著各自專屬的臉譜。

紅:耿直、忠義與血性,忠勇良將標準臉譜(關羽血壓高就常害羞臉紅)
藍:性格強烈豪爽(這只讓我想到了阿凡達還有藍色小精靈)
黑: 正直無私(包青天好像就是這一類)
綠:草莽之人(浩克?)

這些臉部的圖騰一出場,觀眾立即知道他們的個性與忠奸,不用大腦思考。
那天與女兒一同看電視,年紀還小的她,看到人物出場,竟然問的是:「他是好人還是壞人」。就連卡通也存在著簡易與呆板的正邪對恃,好人?壞人?這麼容易分?好與壞的標準從何而來,如何來分?我們只貪求快速辨視,而不去細細觀看好人中的壞?或壞人中的好?這種一刀斃命式的價值觀影響著我們?

不只我們以這種方式與角度審視著別人,我們泰半也以這種框架看著自己。古意的人就必要一直古意?正經的人就不能搞怪一下?這種無彈性與變化,讓我們都忘了多元百變的臉譜才是人性的真實面貌。

想笑就笑,想哭就哭,順著自己的本意,別單一面容,別單一姿態看世界。

俄國的文論家曾說:「在論斷中,要避免各種極端」,想一想,也不也是我常犯的謬誤?


輕鬆?快樂?無憂?自在?世界沒有僅一面或單一的臉譜或情緒,多繁雜而精妙。





2017/12/1

旱歲之草,枯槁無潤澤。

校園中,冬天草地如旱歲之草,枯槁無潤澤。

以實相見之,察見其徼。
以無觀之,則見其妙。


往來復去,如此如來。

2017/10/27

行為舉止會產生對外的符號

今天帶學生戶外教學,回到學校的時候,一位女同學拿著一份食物與我分享,她說:「老師這一份給您,我多買了一份。」 這樣的學生是少數,所以與她多聊兩句。
原來他從小在菜市場幫忙,從小耳濡目染市場內許多該有的人際互動技巧,她的母親就告訴他多一點東西與人分享,多送點蔥、蒜給別人,我們的生意就會愈來愈好。菜市場簡單的道理應該也能夠適用在這個社會上。

這個故事並不是要同學逢年過節送老師禮物,我是要讓你知道,能夠做這樣舉動的人會與一般同學不同,讓人感到窩心。
每個人的行為舉止會產生對外的符號,有些人符號鮮明,就特別吸引人注目。

2017/10/23

不要用力不要努力

好久沒有跑超過10公里了, 不管心裡還是身體早就怠惰了,從交大校區開始,一路上天氣涼涼的有太陽但是卻不覺得熱,路上覺得速度保持得還不錯。
丟了問題讓它在腦子中繞, 『什麼叫不用力』, 身體用力了表示有些地方是勉強的, 如果心努力了表示有地方是委屈的, 就只管跑步,給心裡面一個小小的指令,我想要 10公里在一個小時內完成, 讓我的雙腳自己去表現, 很舒服的感覺順著「本性」去做事情 沒有用力反而更快。

讀書做事道理是否相通?
克氏文中提到:
有一種完全不需要奮鬥的生活方式,就像一朵百合,一朵生長中的花朵,它從不奮鬥,它只是純然地活著。它本來是什麼樣子就是什麼樣子,這就是完善。但是從沒有人這樣教導過我們。

2017/10/20

若萬事萬物都是常態,那何來意外

當自己不可一世的講道理的時候,別人其實在不當一回事的聽著你的道理。


而這就是認知落差,而這也是常態。
若萬事萬物都是常態,那何來意外。

2017/9/30

迷 謎 靡

夢中,我們是迷的。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所為為何?
現實中,我們也是迷的。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所為為何?

那到底清醒的時間有多少?那到底明明白白的時間有多少?
打坐時?重大壓力後?
這些特殊的時段之外,人竟然都是在毫無意義與意志下去過活?

2017/9/28

調整我們的接受器

好久沒有認真跑步,在身體的呼喊下,我空下了時間,在大熱天下跑著。
原本今天是要騎腳踏車上學的,但是還是被懶惰打敗。

只有五公里,全身都是汗,停下來後,冰水一灌下,嘴唇麻了,風一來,皮膚涼了。

一直在追尋著心理時間中的暫存點,曾有許多次我找到了,更多時候我正往找到的路途上。
那是個安靜的點,那是存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住座臥中的每一點。

還是根本不用找,我們一直活在這種全然的上蒼恩典之中,只要調整我們的接受器,就能感知,就能知了。

運動讓我探知世界的敏感度提高。或許下一次又將再迷,至少現在能有醒的瞬間。

2017/8/28

抽掉了時間,才是真正的享受。

單車阿里山之行,在物理時間與心理時間中遊走,巧妙推開連接內在力量的大門。
隨之而來的特富野之行,憶起了走禪時的步型,胸腔異常舒暢。
真棒,抽掉了時間,才是真正的享受。

給學生的信

不免俗套,還是要先謝謝今天的招待。這一頓不單只是美食饗宴,也是一頓對充滿勇氣的學生最深的肯定。

餐中,我不斷在腦子閃過的,是那群桀驁不馴的年輕人的日子,抽煙、頂撞師長(幸好你們對我還不敢),而這一餐對我而言是有意義的,對我而言,我對我自己說,對學生多點包容與對話,這條路是對的。

許多人背後是沒有這樣的家庭奧援,而你擁有的是許多人一輩子渴望不來物質與精神上的豐足,生活上的品味、藝術的鑑賞、美感的養成。別人三代始知吃穿,而幸福的你現在已知吃穿。而你現在要思考的是,如何延續這生活的美學,讓更多人也能類同感受。在菜餚中,在人生中都是如此。

菜,人人會煮,當然有好壞之分,你若仔細思考,最好吃的菜不一定生意最好,而生意最好的餐廳也不一定是最美味的。你在高餐及業界接受了最高等級的廚藝洗禮,我不敢從菜餚上指教你,你早已高出老師許多。口味上、食材選用、烹飪手法、盤飾、創意,這些你要給自己一個理由,為何要如此呈現的理由,還要再問的是,還能再如何做?還有變化與感動人的細節?
魚的醬汁會是一種驚喜,黑鮪魚湯是驚喜...,除此之外還有哪些是可以給人反差更大的驚喜?

你賣的是什麼?許多元素你已有,如同第三段提到你原生家庭早就提供給你的部份。再來就是將它聯結至你的菜餚的手法,也就是陳述故事的能力了。這是可以訓練的,也是讓別人感受到菜餚「真正溫度」的方法。而開在偏遠的山上,若只是以商業角度來賣你的菜餚,會不容易。


影片中的傢伙是我同學,他的紅豆有溫度,一碗50元,大家去不是只有喝紅豆,是去聽他人生的體悟。他原本很不會說話,現在也很會唬了。

一次最多十個客人,很讚,或許讓客人在用餐前,能坐在工作檯前,看你製備的過程,你是餐的靈魂,邊處理邊介紹今天食材的獨特性、故事性。訓練你的口條,這會是賣點,很多東西是大家不懂的,在對話與互動中,讓客人不只是來用餐,也看了場美食秀。若不會唬,先與媽媽擬好稿字,由媽媽帶你一回,再慢慢增加趣味性與可看性。

茶與咖啡是席中畫龍點精的部份,懂咖啡的人會知道藝妓的價值、懂茶的人會知道某某老師製的茶如此精妙。但如何讓不懂的人,經過說明,能「哇」、「哇」、「哇」地讚嘆,當然若能在沒有伯父伯母的Cover下完成,那更代表你也真的能懂茶與咖啡了。

以市場來說,這種形態的菜是屬於文場的,並非衝客流的武場,所以以這種角度來看,這餐要讓人覺得有價得,是要靠對話,就像當年我與你們不斷對話,因為了解而珍惜,因為珍惜而看出每個人的價值。而今天不也如此,你要讓你的客人與你對話,讓他們知道你的心,也由此讓自己得到自我的救贖。做菜,不只是做菜,是種心靈修練,是種自己與內心的交流, 當能解決自己的不安與恐懼,在食物中才能帶給別人幸福的味道。對母親的愛、對父親的愛、對大地的愛、對自己的愛,這些都可以是發揮的題材。

對了,其實我說的,應該你父母親都可能告訴過你,仔細去聽聽他們智慧的建議,文化與思維的廣度自然會再不同。

謝謝你,有你這樣的學生。真棒




2017/8/26

逼緊了,累了,難走遠。開車,人生都一樣

從雪見回家的路上,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 時速只有約90公里,因為後面跟著同事的車,高速公路上我難得以此龜速行進,路上的車流量很大,許多車超過我們, 一路上竟覺得輕鬆,前方車總是離我們有一大段的距離, 一點擁塞感也沒有。

思考著, 大量的車流就像是主流的價值, 我們許多部份需跟著主流的價值,但力道不使盡,情緒才能鬆愉。逼到底似乎時間上是完美,速度上是完美,但緊繃的壓力與危險系數就再增。

讓我想起前輩提到的,小孩別逼考100,90分即可,那10分多花的時間能讓他去學他想做的事。

逼緊了,累了,難走遠。開車,人生都一樣

2017/6/15

致106級畢業生

每年學生畢業,我讓自己都能準時交出一篇文章,算是種自我整理?或自我治療?而今年,夜半已過,唉,我遲交了。

我常老實對學生說,會回來找老師的學生是少數的,當年說會再回來的,也常肥滋滋地食言了。當然這種戲謔地說法沒帶著一絲地惋惜,但也透出了些現實。但,今天,我徹底地理解這些空口白話這些同學。因為今天我驚異著,其實我也是這些說著這些渾話的人。

25年前,我國小畢業,我依稀記得,我說會回去找教練,我會回去找老師。今天利用學生畢業典禮的下午,我去找了國小球隊的教練〈別懷疑,我真的是排球隊的〉。隔了25年,我才實踐當年的支票,去見我當年最怕的老師,最想在他面前表現的老師。聊了很多國小時球隊的事,聊了很多以前不敢講的話。

今天,我成了小小畢業生,我和我25年未見的老師再許諾,會再找他...。我也知道,或許當年說會回來學校走走的學生,不是不回來,只可能時間未到。

幸好,今天相信衝動,不然教練再幾週也要退休了。

各位,不用等到我退休那年才回來,那時我已老矣〈因為年金再改下去我65才能退了〉,而且這樣我當年度的行程會很擠。相信衝動,有空回來說說你的故事給我聽,讓我用各位的眼看看不同角度領域的世界。相信,你回來看到的我也與你一樣也進化著、變身著。

祝各位
畢業快樂,感謝這二年的陪伴

2017/4/15

最美的安排 電影心札

我也經歷了與那主角差不多的遭遇,我也有女兒走掉了,而且上天很過份地帶走兩個,硬生生且毫不講理地一次一個。當獨自一個人看著電影的時候,那種潛藏在內心深處的痛,突然間被挑了出來,以為已經無關緊要早就結痂的傷口其實還是很痛。只是沒有勇氣面對的我,還以為早就不在意。其實只有孬。

死神不會和人交易的,那個交易只是一廂情,我們的生命換不回另外一個生命,這我試了很多次,而換得到的只是另外一個聲嘶力竭的傻呆,逼他長大。我也曾經跪在地上祈求上蒼, 上天應許我的,也只讓我痛徹心扉 ,讓我生離死別,但也是讓我更勇敢更堅強。

愛是一切存在的理由, 這是讓人可以 忽視死亡而存在這個世界上的美麗原因。 真也讓人錐心刺骨,怒斥上蒼的原因。「如果你能接受(愛),也許你能重生」,讓人好氣好笑。

那時間呢,其實我也受困於時間當中, 自以為自己能夠聰黠地掙脫螺旋枷鎖,偶爾靈光乍現,得到心靈舒適的偶然 ,但是又像那星光一樣,閃滅消失於冥暗無極之中。或許真的像是在生與死之間的間距,又或許像是一幕一幕閃爍而過的幻覺, 幻覺場景交錯彼此當中, 形成虛幻不實的幽幽暗暗。

謝謝我自己看到了自己那早就不願意探索的『愛、時間與死亡』。

「留意周遭隨之而來的,美麗的安排。一切都在、都在。

2017/4/7

理由是給別人的,對自己而言,不用任何理由。

老婆小孩熟悉的呼吸聲,讓我回到了現實的生活場景中
連假前我做了夢,這個夢想。雖不中,不遠矣,終於讓全家一同出遊車宿。
連假出遊,除了衣物帶不夠而從山上下撤之外,住宿的體驗是滿意的。尤其在曾文水庫畔,寂靜及美妙的氣氛,悠閒地夜晚,讓人難忘。


為何睡車上,是為了刺激與挑戰?
是為了有點蠅頭小利的賺頭?
是為了訓練自己的判斷力?以不同於遊客的角度來看宿點?
為了省下許多錢?
是為了與眾不同的優越?
社會資源的取回與公正性的彰顯?


後來發現,理由是給別人的,對自己而言,不用任何理由。
對自己只是因為喜歡,就可以去實踐。,「只有怕別人質疑才開始想要去找理由,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


那天聊天中,蔡主任也提到這,就像小朋友一樣,看到新奇的東西想要去玩就去玩一下。那是一種對於事物美好的敏感度,是一種對事物好奇的動力。

原來,我一直想說服別人,但忘了,我早就說服了自己。

我有個行動床,行動民宿,能玩更瘋了


感謝有一群陪著我,像小孩子一樣,到處探索的家人與好朋友

2017/3/12

哈尤溪溫泉 感官總匯饗宴

路上,我踢著、踏著萬千顆的小大石頭, 後來是痛覺。
一次次地渡過左擺右傾的河道。冷冽水溫夾著小石頭,像砂紙磨著我的腳掌,是奇妙的觸覺。
風因水而流動,伴著土地被擾動的氣味,襲來。是嗅覺。
淙淙、颯颯水聲,風聲則是填滿了聽覺感官。
目的地,有雲豹溫泉之稱的哈尤溪源頭,如傾倒顏料的山壁,視覺完全被餵飽。
感謝上蒼,讓我有這群好友,讓我有夠大的勇氣、讓我有尚可的體能、讓我有勇腳的老婆,能一同上山下海,體驗人生。
路上,不斷在選擇路線,選平緩的、選捷徑、選最適合....原來以為好走的有更好走的,懊悔著選錯路時竟又發現原來自己選對...。回到出發地,原來怎樣選都對,都一樣回到家,都 一樣回到原點。人生不也如此?終到盡頭與源頭。都對,都好。
行動,不斷行動
體驗,不斷體驗
就好。

2017/1/26

夜衝阿里山

阿里山對我而言有一種特殊的吸引力, 像老朋友一樣一樣的熟悉,一樣讓人感到親切。曾有一次我離家出走,就是在山上度過。我要去和老朋友說,我這次不是一個人...。

過年前可以出去走一走的時段,因為老婆的工作還有自己的一些事情而被搞得異常零碎。
我覺得心中「青春火焰」還在燃燒著,再不衝就要燒起來了,要爆了。

就夜衝吧,洗完澡後,晚上出發,睡在車上,突然覺得很HIGH,好像回到了大學時代。當然如果老婆不支持,管你什麼火不火焰,一定被澆熄。幸好,這次老婆很上道。女兒還小,能出去玩也一定很開心,就這樣晚上十點出發,十二點到阿里山的停車場。

難道全世界的人都來看日出了?居然停車場滿滿都是車,我只好停在邊坡車道旁。我的車能將後坐椅子攤平,二大一小就能直接睡在車上,這「滿滿的車上大平台」讓旅行多了些不同的變化。雖然最後沒有看到日出,因為老婆怕冷,不想早起。但只有三個人的小旅行,走走逛逛,很棒。



2017/1/6

你說了算

觀察者永遠是決定被觀察者的詮釋人

並非『止於至善』。而是『止』,你已是『至善』。

給明天要見面的學生:
晚了,還是起身寫點東西,雖然明天會見面,但怕無法聊太多,先寫,先談。

我們一直都存在著最好的狀態中,但是卻不斷地設了目標往前跑, 那個目標讓自己有很大的壓力與不安,飛蛾無來由撲火,僅是因為習性。人無來由亂忙,也是習氣。
追著目標去,是外在的進步,但也只加深內心的慾求與不安,進而忘了現有的身旁一切。
追尋是沒有止盡的,還記得大學中的那句話,........『止於至善』,原來並非止於『至善』,而是『止』,你已是『至善』。

停下來,你已是最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