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色涼風
2025/5/31

「運河無崁蓋」--你去死一死

›
這句俗語在我的故鄉是:「虎頭埤無崁蓋」,反正在罵人,就罵在地聽話懂的詞彙,你們家都怎麼罵? 因為今年參加了龍舟賽,所以找了些資料讀,想說在划龍舟用力吶喊時,多點深度,在活動內涵中能再加一點「假掰」的氣息。 想起了最近買了一整套的歌仔冊,翻找了一下,果然有這本台南運河的奇案歌,這種...
2025/5/9

讓刺激成為老師,而非主人

›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的大腦幾乎隨時被聲光、社群動態所淹沒。刺激原本是人與世界互動的橋樑,但若缺乏覺察,它也可能變成讓自我不斷「證明自己存在」的成癮來源。對略懂正念的讀者而言,重新審視「刺激—注意—自我」的關係,能幫助我們把日常觀照落實到神經與哲學層面。 「我的經驗就是我同意...

彈性其實不是放棄,而是一種更高層次的維持

›
  在跑步機上,「維持」這件事其實是難度的。 跑步有最省力的姿勢,心思有最佳的擺放位置,維持實屬不易。 維持身材、維持情緒、維持一段關係——但老實說,這些事從來都不簡單。日子一亂、心一煩,就容易崩盤。 再想,再參詳,或許真正能維持的,是那些你真的在乎的「核心價值」——像健康、誠實...
2025/3/21

價格?價值 公平與否

›
當代餐飲產業正面臨一場價值與現實的拉鋸戰。街頭巷尾,一邊是價格飆高的話題店,一邊是仍賣著銅板價的老攤販;一邊是排隊排到馬路上的爆紅甜點,一邊是默默撐著的家庭式麵店。人們在這樣的光譜中做選擇,但是否真的清楚,自己吃下的不只是料理,還有背後看不見的公平與不公平? 餐飲價格的高低,其背...
2025/3/5

知覺線:連續的覺知與心靈自由

›
  知覺線:連續的覺知與心靈自由 在人類不同的宗教與靈性傳統中,關於「覺知」的修行方式一直是核心議題。無論是佛教的正念(Sati)、道家的虛靜、印度教的瑜伽專注(Dharana),抑或基督教與蘇非派(Sufism)所強調的內在平安(Inner Peace),各種修行方式都試圖幫助...
2025/1/28

身受而不心受:一種超越感受的智慧在我們的

›
生命中,感受無時無刻不在。冷暖、痛苦、舒適,甚至情緒的波瀾,無不如影隨形。然而,我們是否有想過,這些感受究竟是什麼?它們如何影響我們?又該如何看待它們?佛教智慧中的「身受而不心受」,為我們提供了一條通向解脫的深邃之路。 身受:不可避免的感知 「身受」是指我們身體對外界刺激的感...
›
首頁
查看網路版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