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8

燙手熱煤

放下「燙手的熱煤」

現代生活中,我們的身邊充滿了各種「燙手的熱煤」和「沉重的包袱」——它們或許以滿足、樂趣的名義出現,但最終往往成為壓力、痛苦和焦慮的來源。埃克哈特·托勒在《當下的力量》中,用「丟掉燙手的熱煤」來比喻痛苦與執著,這與佛教的「味、患、離」智慧深度契合。透過這些思想,我們可以學會在現代生活中放下那些無用的負擔,找到內心的平靜。


---

執著與痛苦:現代人的「手機成癮」

想像一下,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一整天不斷刷手機,感覺每隔幾分鐘就必須查看訊息、社交媒體或新聞?剛開始可能是輕鬆的消遣,但最終卻帶來了更大的焦慮、內疚和疲憊。這正是現代版的「燙手的熱煤」——我們以為手機會帶來快樂和連結,實際上它卻讓我們被通知、資訊和無休止的比較綁架,陷入一種無形的壓力中。

佛教中講到「味、患、離」:

1. 味:刷手機的那一刻,短暫的快感——獲得讚、瀏覽有趣內容、打發時間。


2. 患:手機的吸引讓我們分心,忽略重要的事情,甚至因過度沉迷感到焦慮、內疚或身心疲憊。


3. 離:只有當我們意識到手機成癮帶來的傷害,並選擇適度放下時,才能恢復內心的平靜和掌控感。




---

放下手機:燙手的熱煤如何傷害我們

就像托勒所說的燙手熱煤,我們緊抓著手機不放,以為它能給我們帶來滿足,但卻常常忽視它帶來的灼傷:

刷社交媒體時,我們可能無意識地進行比較,感到自己的生活不如他人。

工作時,不斷的手機通知干擾了專注力,甚至延長工作時間,增加壓力。

即使放鬆時,刷手機也剝奪了與家人或朋友真實互動的機會。


這些狀況與佛教中的「患」如出一轍:當我們執著於短暫的滿足感,痛苦便會隨之而來。


---

如何應用「味、患、離」智慧放下手機

我們可以用佛教的「味、患、離」觀念和托勒的「放下熱煤」比喻來解決手機成癮問題:

1. 覺察「味」的吸引
首先,承認手機確實帶來了一些短暫的愉悅或便利。例如,它幫助我們與朋友聯繫、獲取資訊、消磨時間。但我們需要意識到,這些快樂只是短暫的「味」,並不會帶來持久的滿足。


2. 認識「患」的危害
觀察使用手機的後果:你是否因此而分心?是否感覺焦慮或疲憊?是否因為花太多時間在手機上而忽略了更重要的事情?當我們認識到這些傷害,便能清楚地看到執著於手機的代價。


3. 選擇「離」的智慧
接下來,透過覺察和智慧,開始嘗試放下——例如,設定手機使用的限制,關閉非必要的通知,甚至每天安排一段完全不碰手機的時間。當你放下手機時,你會發現更多時間可以用來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情,如家人、健康或內在的平靜。




---

放下後的自由:內心的平靜

當我們學會「味、患、離」的智慧並放下對手機的執著後,會發現內心逐漸變得輕鬆和平靜。舉例來說,有些人通過「數字排毒」(Digital Detox)來限制手機使用,反而更能享受與家人互動的快樂,或專注完成自己長期推遲的目標。

托勒所說的「放下包袱」,不僅僅是實際行為的改變,更是內心的一種轉變:我們不再被外界的吸引所奴役,而是通過認識到痛苦的來源,選擇主動放下,讓內心回歸平靜。


---

結語:現代生活中的味患離智慧

手機只是現代生活中眾多「燙手的熱煤」之一,我們也可能執著於名利、情感關係或過去的傷痛。通過「味、患、離」的智慧,我們可以學會認知執著的短暫快感、面對隨之而來的痛苦,最終放下,獲得內心的自由。

這並非一蹴而就的過程,而是一種持續的練習。當我們每一次選擇放下燙手的熱煤,便向內在的平靜邁進了一步,這種解脫不僅改變了我們自身,也影響了我們的外在世界,讓我們在這個充滿干擾的時代找到真正的幸福與自由。

內在清理的外在力量

內在清理與外在影響:從《當下的力量》到鏡像神經元的科學啟示

在《當下的力量》中,埃克哈特·托勒強調,個人內在的清理不僅關乎自身的成長與幸福,也與外在世界的和諧息息相關。他提出,人類應對內在狀態負責,透過清除內在的污染,如負面情緒和思維,從而停止對外在環境的負面創造。而這一觀念,正在被現代科學研究逐漸證實,特別是在鏡像神經元的發現中,我們看到了內外世界相互影響的生物學基礎。


---

鏡像神經元:內在狀態的外在傳播

鏡像神經元的研究揭示了人類情緒和行為如何在人際間傳遞。當一個人處於平和的內心狀態時,其行為和情緒會通過鏡像神經元對周圍人產生積極的影響。例如,當你對自己或他人表現出慈悲、耐心和安定,這種狀態會被旁人潛移默化地感知並模仿。這種生物學機制意味著,我們內心的平靜或混亂不僅僅停留在自己內在,還會對周圍環境產生深遠影響。

托勒在書中提到,「如果人類能夠清理內在的污染,那麼外在的污染將會停止被創造」。這一點在鏡像神經元的研究中得到支持。當一個群體中的個體開始進行內在清理,並表現出更高層次的意識狀態,這種改變會通過情緒共鳴和行為模仿傳播到群體中,進一步帶來更大範圍的積極影響。


---

從「內在污染」到群體改變

現代心理學研究也顯示,內在的負面情緒,如恐懼、憤怒和焦慮,不僅對自身健康造成損害,還會以無形的方式影響他人。正如鏡像神經元的作用,這些負面情緒會傳遞到我們的家庭、朋友甚至工作環境中。相反,當一個人透過內在練習,如正念冥想、情緒調節,清理了內在的污染,他們的平靜和正能量會成為周圍人模仿的榜樣。

這種群體影響在科學上被稱為「情緒傳染效應」(emotional contagion)。研究表明,團體中的一個積極成員可以顯著提升整個群體的情緒氛圍,從而改善整體行為模式。這與托勒書中的核心觀念形成了呼應:個人內在的清理,最終將帶來集體和社會的轉變。


---

內在平靜的力量:超越自我,影響世界

托勒在書中反復強調,內在狀態才是改變外在世界的真正起點。他的這一觀點與神經科學的研究方向高度一致。例如,正念冥想和情緒調節練習不僅能改變大腦結構(如增強情緒調節區域前額葉皮層的活性),還能降低焦慮、壓力等負面情緒對他人的間接影響。

透過清理內在的負面情緒,個體得以停止無意識地將內在問題投射到外在世界。這種清理的過程,不僅是個人的靈性覺醒,還是一種對群體甚至全球環境負責的行動。正如鏡像神經元所揭示的,我們的每一個內在改變,無論多麼細微,都可能成為外在環境改善的起點。


內外和諧的科學與心靈統一

從托勒的哲學思想到現代科學的研究,我們看到了內在狀態如何影響外在世界的緊密聯繫。鏡像神經元的作用告訴我們,個體的內在平靜和意識覺醒不僅僅是個人層面的提升,還是一種能夠帶來群體和社會改變的力量。

每個人的內在清理,都是一場影響世界的革命。當我們從自身開始,去除內在污染,並積極營造內心的平靜與和諧,我們不僅改變了自己,也開始以更深刻的方式,影響著我們所處的世界。這是科學與靈性統一的力量,更是《當下的力量》所揭示的真實內涵。

2024/11/26

水平線 的快樂

水平線上下的快樂

人一輩子到底在追求什麼?是追求快樂嗎?可是快樂過後,往往會伴隨得不到快樂的煩惱,這樣一來,快樂好像變成了一種負擔。古人說人生有三大樂事:「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他鄉遇故知」。

這三件事當然是讓人印象深刻的美好時刻:洞房花燭夜象徵婚姻的幸福,金榜題名時代表事業的成就,而他鄉遇故知則是在異地感受到的溫暖與熟悉。但這些快樂真的能持久嗎?洞房花燭後,隨之而來的是家庭的責任與生活的柴米油鹽;金榜題名後,還有更大的壓力與期待;他鄉遇故知的短暫歡愉,也可能因為再度分別而多了幾分感傷。

相比這些短暫的快樂,有沒有可能,其實我們真正該追求的,是一種更平穩的內心狀態?

《小窗幽記》中有句話:「閉門閱佛書,開門接佳客,出門尋山水,此人生三樂。」這三樂描繪了一種樸實而深刻的生活哲學,與追求浮華的快樂截然不同。閉門閱佛書,代表的是內心的靜修與智慧的提升,在孤獨中與自己對話,感受內在的豐盈;開門接佳客,則是與志同道合之人相聚,彼此交流心得,讓人際之間充滿溫情;出門尋山水,則是親近自然,放下俗務,從天地山川中尋回真實的自我。這三樂看似平淡無奇,卻蘊含著深刻的生活智慧,提醒我們在日常的每一個當下,找到內心的平穩與滿足感。

這種平穩的追求,也讓人聯想到《莊子·逍遙遊》中描繪的「神人」境界。莊子說:「物莫之傷,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熱。」神人達到了一種超然的境界,外物無法傷害他們:即使洪水滔天,他們也不會被淹沒;即使大旱熔化金石、燒焦土山,他們也不會感到炎熱。這種描述象徵著一種心靈上的絕對自由與平靜,無論身處何種困境,都能保持從容不迫。

這種平穩,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在做了所有該做的事之後,還能讓自己的心情穩穩的、不會有太大的起伏。在這樣的狀態下,我們才有可能真正面對人生的種種挑戰,不怕天災人禍,也不容易被外界影響,內心反而會越來越強大。

當然,這並不是要大家放棄去追求快樂或夢想。而是說,在這物質豐富的時代,我們應該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好好生活,想做什麼就去做、想嘗試什麼就去嘗試。但最重要的是,在這過程中,內心能夠保持穩定、自在。與其拼命追求那些稍縱即逝的「三大樂事」,不如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小快樂,這樣的生活,或許才是人真正該努力的方向。

安心之壠

這是我很愛的安心之壠的故事,你是否也有屬於自己的父母境界,安心之處?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有一隻名為羅婆的小鳥,被鷹捉住,帶往虛空。羅婆驚惶失措,悲鳴道:『我竟不自覺,離開父母所居的安全境界,闖入他境,才遭此厄難!』

「鷹問羅婆:『你的安全境界在哪裡?』羅婆回答:『田埂間的大塊石下便是我的父母境界,那裡可以保護我免受災難。』

「鷹傲慢地說:『好,我放你回去,看你能否脫逃。』於是羅婆得脫鷹爪,回到石塊下,安住其中,靜待時機與鷹鬥爭。

「鷹怒不可遏,驕恣地俯衝而下,試圖直擊羅婆。羅婆巧妙地隱身石下,鷹因猛撞堅石,身體粉碎,當場身亡。羅婆自石下仰說偈言:

『鷹鳥用力來, 羅婆依自界,
乘瞋猛盛力, 致禍碎其身。
我具足通達, 依於自境界,
伏怨心隨喜, 自觀欣其力。
設汝有兇愚, 百千龍象力,
不如我智慧, 十六分之一。
觀我智殊勝, 摧滅於蒼鷹。』

「比丘!如同羅婆小鳥,能安住於父母境界而得自在,你們亦應如此,守護自境,遠離他境。他境者,指五欲境界:眼見可意妙色,心生貪著;耳聞妙聲、鼻嗅妙香、舌嘗妙味、身觸妙感,皆為他境,應當捨離。

「比丘們,應當學習依止四念處,守護自境,如鳥歸巢,遠離五欲所繫的他境,便能得解脫自在。」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2024/11/5

用邏輯看世界:四個層次解析人際互動

 你是否曾經遇到過這樣的人,無論你如何解釋,對方依然堅持自己的觀點,難以理解你的道理?或者,你發現一些人的認知框架似乎難以撼動,無法改變?這並非少見的現象,背後其實涉及不同的思維層次和認知模式。今天,我們要探討的是「底層邏輯」中的四個核心視角,幫助我們在面對複雜問題時,以更具結構性和科學性的方式進行思考,並了解如何在不同層次的思維下有效互動。

當我們分析一個事件時,可以從以下四個層次來理解。首先是事實層次,也即純粹的、可測量的客觀事實。舉例來說,「現在的溫度是28度」這是一個量化後的觀測結果,不依賴任何人的主觀判斷,因此具有高度的客觀性。這是理解事物的基礎層次。

第二層次是個人觀點,這是基於個體感官經驗的主觀解讀。對於28度的溫度,有人可能覺得炎熱,有人感到舒適,這完全取決於個人的生理反應和心理判斷。此層次反映了人們如何將客觀事實轉化為主觀感受。

第三層次是立場,即因角色、利益或環境而衍生的偏向性。假如我是涼感衣品牌的銷售人員,28度的天氣下我可能會告訴顧客「天氣很熱,穿涼感衣會更舒適」。這種溝通方式反映了我作為商家的立場,是受利益驅動的行為,而非單純的觀點。

第四層次是價值觀,也就是個人或群體的核心信念體系。在這一層次,人們可能會將事實賦予意義,形成更深層次的解讀。比如,有人認為「天氣這麼熱,是上天對人類的懲罰」,這種解釋不再基於可測量的事實,而是反映了對生態或道德的信念。

理解這四個層次的重要性在於,它們構成了人類思維的多層框架。從事實、觀點、立場到價值觀,每個層次之間的認知差異往往使人們難以達成一致,這正如不同政治信仰者的溝通障礙。即使提供再多的數據和證據,信仰層次的堅定性往往會使人無法改變初衷。這種現象可以由「認知不協調理論」來解釋,這是一種心理學概念,指出當人們遇到與其信念相違背的信息時,通常會傾向於選擇忽略或反駁。

因此,在溝通過程中,我們應該先分析自己和對方的觀點屬於哪個層次,是基於客觀事實、個人觀點、角色立場,還是深層的價值觀。只有了解對方的思維層次,我們才能調整溝通策略,避免無謂的爭論。如果遇到彼此價值觀不同而必須協調的情境,情感連結人際互動便成為維繫關係的重要橋樑。研究顯示,情感連結能夠增強人際信任,即使在觀點分歧下,彼此仍可保持良好的互動。例如,家庭關係中的情感連結,能讓家人即便持有不同政見,依然和諧相處。同樣地,朋友之間的情感紐帶,能讓我們尊重彼此的選擇,即使價值觀有所不同。

今天分享的核心,是透過底層邏輯的四個維度來看待世界,並學會在不同層次間找到平衡點。我們常想改變他人或環境,但事實上,這種改變並不容易,且不一定必要。情感與理解才是跨越不同思維的關鍵。正如「依附理論」所述,當人際關係建立在彼此的尊重與情感基礎上,人們更能包容不同觀點。

最後,送給大家一句話:以善待之心面對他人,不抱過多期待,會讓人際關係更自然流暢。我們一起努力,加油!

2024/11/2

唐大可-康普茶

小時候,家裡長櫃上,擺著神奇的罐子,裡面的傢伙,摸起來軟軟滑滑,像水母。這是紅茶菇,聽我媽說,喝了對健康有幫助。放學回家,我總忍不住用手去戳它,不管怎麼玩,它依然能繼續生長,頑強地在那兒,我這麼健康不知和這沒有沒關係?


如今,換我長大了,它卻改了名字,叫『康普茶』。那個長得像水母的傢伙,現在有個洋名——SCOBY。


這次,大可帶這一整套古早味來和學生們分享。這紅茶菇,變化多端,總能激發出無窮的花樣。當學生們開始思考這是什麼時,大可總得找到突破的切口,並且要運用足夠的表達能力,讓學生知道,人生不只一味,而試了才知人生有各種滋味。


他邀請學生各自帶上茶包、香料,甚至任何他們喜歡的材料,讓他們成為小小的化學家、美食家,或是調酒師。在混合和調配的過程中,他們會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出專屬的康普茶風味,這份親手調製的味道,帶來了最吸引人的參與感。


這SCOBY也有一個神奇的特性:它不斷繁殖,隨著分享,不斷地增多。透過這個過程,大可想帶出一個理念——有些資源越分享,反而越豐富。大可本身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分享紅豆湯,是他十多年前的開端,環台一圈,大可買下一棟百年老房,開始拆屋違造屋時,許多曾經分享過紅豆湯的朋友,紛紛來幫助他,陪他一起蓋房子。透過不斷分享、不斷交換,他最後換來了一個在花蓮赤柯山的一片山林。


童話般地,一碗紅豆湯,換來一座山。


這,就是最具說服力的分享。無須擔心會不夠,無須害怕會不足,因為分享,是最快樂的事。愛分享的他,最清楚這一點。


這也是交換,一切都是交換。


2024/10/30

神奇的雕刻師 aka 神明面相師

每次見到黃大哥,整個氣氛都被他的開朗感染。或許和他的工作有關,每天對著氣質非凡的佛像雕刻,久而久之,好像祥和與愉悅成了他個人標配。

我離他很近,只要對街傳來的電鋸聲,我知道黃大哥又有新的訂單。他最愛在車水馬龍的路邊作業,記得他說過,在那種熙來攘往中,他能更專注心念,如老僧入定般地活在每一下刀之中。那些靜謐的雕刻過程,帶出了神奇的力量,每一尊佛像的誕生,似乎都藏著不可言說的故事。

當學生聽到他說不要迷信,學生露出莞爾一笑,哪有佛具店老闆叫人不要迷信?

他說,對待家中的佛像,要像對待家裡的長輩一樣——不是把它們當作只會靜默佇立的偶像,更是要心懷敬意,主動去互動、去訴說。正如他所言,佛像不會直接伸手幫你,但它的力量會在無形中指引你,安定心靈後,讓你找到屬於自己的明路。

黃大哥手藝精湛,但更令人驚嘆的是他那種近乎通靈的能力。只要看一眼你家佛像的照片,他便能洞察出佛像的狀況,甚至推測出你的家庭是否安穩。我笑說,他簡直像是一位「佛像算命師」,不用紫微斗數、羅盤星象,只消觀察雕像的神態,就彷彿看透了一切。

所有的老行業,總面臨傳承的困境。在和其他店家聊天時,總不無感慨地說,年輕人不願接手這份技藝——或許是因為工作環境辛苦,或許是因為時代變遷,小孩有了更多選擇。

然而,在黃大哥的家庭裡,我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他的女兒和女婿主動回來接手幫忙,親人間的互動充滿默契和溫暖。那份穩定的力量,不僅維繫了家庭,更讓這門手藝在新一代手中得以延續。

陪學生走讀完回家後,我心想著,他為人雕刻佛像的同時,黃大哥也在不知不覺之間,成為了自己家庭中的「神佛」。他的行動與心意影響著晚輩,成為他們心中的榜樣——一位既沉穩又富有智慧的守護者。

所有的一切——他的技藝、他的心境、他的生活——無不互相映照。他就像一位

神奇的雕刻師,不僅雕琢木頭與石像,更雕刻著每一個人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