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8

燙手熱煤

放下「燙手的熱煤」

現代生活中,我們的身邊充滿了各種「燙手的熱煤」和「沉重的包袱」——它們或許以滿足、樂趣的名義出現,但最終往往成為壓力、痛苦和焦慮的來源。埃克哈特·托勒在《當下的力量》中,用「丟掉燙手的熱煤」來比喻痛苦與執著,這與佛教的「味、患、離」智慧深度契合。透過這些思想,我們可以學會在現代生活中放下那些無用的負擔,找到內心的平靜。


---

執著與痛苦:現代人的「手機成癮」

想像一下,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一整天不斷刷手機,感覺每隔幾分鐘就必須查看訊息、社交媒體或新聞?剛開始可能是輕鬆的消遣,但最終卻帶來了更大的焦慮、內疚和疲憊。這正是現代版的「燙手的熱煤」——我們以為手機會帶來快樂和連結,實際上它卻讓我們被通知、資訊和無休止的比較綁架,陷入一種無形的壓力中。

佛教中講到「味、患、離」:

1. 味:刷手機的那一刻,短暫的快感——獲得讚、瀏覽有趣內容、打發時間。


2. 患:手機的吸引讓我們分心,忽略重要的事情,甚至因過度沉迷感到焦慮、內疚或身心疲憊。


3. 離:只有當我們意識到手機成癮帶來的傷害,並選擇適度放下時,才能恢復內心的平靜和掌控感。




---

放下手機:燙手的熱煤如何傷害我們

就像托勒所說的燙手熱煤,我們緊抓著手機不放,以為它能給我們帶來滿足,但卻常常忽視它帶來的灼傷:

刷社交媒體時,我們可能無意識地進行比較,感到自己的生活不如他人。

工作時,不斷的手機通知干擾了專注力,甚至延長工作時間,增加壓力。

即使放鬆時,刷手機也剝奪了與家人或朋友真實互動的機會。


這些狀況與佛教中的「患」如出一轍:當我們執著於短暫的滿足感,痛苦便會隨之而來。


---

如何應用「味、患、離」智慧放下手機

我們可以用佛教的「味、患、離」觀念和托勒的「放下熱煤」比喻來解決手機成癮問題:

1. 覺察「味」的吸引
首先,承認手機確實帶來了一些短暫的愉悅或便利。例如,它幫助我們與朋友聯繫、獲取資訊、消磨時間。但我們需要意識到,這些快樂只是短暫的「味」,並不會帶來持久的滿足。


2. 認識「患」的危害
觀察使用手機的後果:你是否因此而分心?是否感覺焦慮或疲憊?是否因為花太多時間在手機上而忽略了更重要的事情?當我們認識到這些傷害,便能清楚地看到執著於手機的代價。


3. 選擇「離」的智慧
接下來,透過覺察和智慧,開始嘗試放下——例如,設定手機使用的限制,關閉非必要的通知,甚至每天安排一段完全不碰手機的時間。當你放下手機時,你會發現更多時間可以用來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情,如家人、健康或內在的平靜。




---

放下後的自由:內心的平靜

當我們學會「味、患、離」的智慧並放下對手機的執著後,會發現內心逐漸變得輕鬆和平靜。舉例來說,有些人通過「數字排毒」(Digital Detox)來限制手機使用,反而更能享受與家人互動的快樂,或專注完成自己長期推遲的目標。

托勒所說的「放下包袱」,不僅僅是實際行為的改變,更是內心的一種轉變:我們不再被外界的吸引所奴役,而是通過認識到痛苦的來源,選擇主動放下,讓內心回歸平靜。


---

結語:現代生活中的味患離智慧

手機只是現代生活中眾多「燙手的熱煤」之一,我們也可能執著於名利、情感關係或過去的傷痛。通過「味、患、離」的智慧,我們可以學會認知執著的短暫快感、面對隨之而來的痛苦,最終放下,獲得內心的自由。

這並非一蹴而就的過程,而是一種持續的練習。當我們每一次選擇放下燙手的熱煤,便向內在的平靜邁進了一步,這種解脫不僅改變了我們自身,也影響了我們的外在世界,讓我們在這個充滿干擾的時代找到真正的幸福與自由。

內在清理的外在力量

內在清理與外在影響:從《當下的力量》到鏡像神經元的科學啟示

在《當下的力量》中,埃克哈特·托勒強調,個人內在的清理不僅關乎自身的成長與幸福,也與外在世界的和諧息息相關。他提出,人類應對內在狀態負責,透過清除內在的污染,如負面情緒和思維,從而停止對外在環境的負面創造。而這一觀念,正在被現代科學研究逐漸證實,特別是在鏡像神經元的發現中,我們看到了內外世界相互影響的生物學基礎。


---

鏡像神經元:內在狀態的外在傳播

鏡像神經元的研究揭示了人類情緒和行為如何在人際間傳遞。當一個人處於平和的內心狀態時,其行為和情緒會通過鏡像神經元對周圍人產生積極的影響。例如,當你對自己或他人表現出慈悲、耐心和安定,這種狀態會被旁人潛移默化地感知並模仿。這種生物學機制意味著,我們內心的平靜或混亂不僅僅停留在自己內在,還會對周圍環境產生深遠影響。

托勒在書中提到,「如果人類能夠清理內在的污染,那麼外在的污染將會停止被創造」。這一點在鏡像神經元的研究中得到支持。當一個群體中的個體開始進行內在清理,並表現出更高層次的意識狀態,這種改變會通過情緒共鳴和行為模仿傳播到群體中,進一步帶來更大範圍的積極影響。


---

從「內在污染」到群體改變

現代心理學研究也顯示,內在的負面情緒,如恐懼、憤怒和焦慮,不僅對自身健康造成損害,還會以無形的方式影響他人。正如鏡像神經元的作用,這些負面情緒會傳遞到我們的家庭、朋友甚至工作環境中。相反,當一個人透過內在練習,如正念冥想、情緒調節,清理了內在的污染,他們的平靜和正能量會成為周圍人模仿的榜樣。

這種群體影響在科學上被稱為「情緒傳染效應」(emotional contagion)。研究表明,團體中的一個積極成員可以顯著提升整個群體的情緒氛圍,從而改善整體行為模式。這與托勒書中的核心觀念形成了呼應:個人內在的清理,最終將帶來集體和社會的轉變。


---

內在平靜的力量:超越自我,影響世界

托勒在書中反復強調,內在狀態才是改變外在世界的真正起點。他的這一觀點與神經科學的研究方向高度一致。例如,正念冥想和情緒調節練習不僅能改變大腦結構(如增強情緒調節區域前額葉皮層的活性),還能降低焦慮、壓力等負面情緒對他人的間接影響。

透過清理內在的負面情緒,個體得以停止無意識地將內在問題投射到外在世界。這種清理的過程,不僅是個人的靈性覺醒,還是一種對群體甚至全球環境負責的行動。正如鏡像神經元所揭示的,我們的每一個內在改變,無論多麼細微,都可能成為外在環境改善的起點。


內外和諧的科學與心靈統一

從托勒的哲學思想到現代科學的研究,我們看到了內在狀態如何影響外在世界的緊密聯繫。鏡像神經元的作用告訴我們,個體的內在平靜和意識覺醒不僅僅是個人層面的提升,還是一種能夠帶來群體和社會改變的力量。

每個人的內在清理,都是一場影響世界的革命。當我們從自身開始,去除內在污染,並積極營造內心的平靜與和諧,我們不僅改變了自己,也開始以更深刻的方式,影響著我們所處的世界。這是科學與靈性統一的力量,更是《當下的力量》所揭示的真實內涵。

2024/11/26

水平線 的快樂

水平線上下的快樂

人一輩子到底在追求什麼?是追求快樂嗎?可是快樂過後,往往會伴隨得不到快樂的煩惱,這樣一來,快樂好像變成了一種負擔。古人說人生有三大樂事:「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他鄉遇故知」。

這三件事當然是讓人印象深刻的美好時刻:洞房花燭夜象徵婚姻的幸福,金榜題名時代表事業的成就,而他鄉遇故知則是在異地感受到的溫暖與熟悉。但這些快樂真的能持久嗎?洞房花燭後,隨之而來的是家庭的責任與生活的柴米油鹽;金榜題名後,還有更大的壓力與期待;他鄉遇故知的短暫歡愉,也可能因為再度分別而多了幾分感傷。

相比這些短暫的快樂,有沒有可能,其實我們真正該追求的,是一種更平穩的內心狀態?

《小窗幽記》中有句話:「閉門閱佛書,開門接佳客,出門尋山水,此人生三樂。」這三樂描繪了一種樸實而深刻的生活哲學,與追求浮華的快樂截然不同。閉門閱佛書,代表的是內心的靜修與智慧的提升,在孤獨中與自己對話,感受內在的豐盈;開門接佳客,則是與志同道合之人相聚,彼此交流心得,讓人際之間充滿溫情;出門尋山水,則是親近自然,放下俗務,從天地山川中尋回真實的自我。這三樂看似平淡無奇,卻蘊含著深刻的生活智慧,提醒我們在日常的每一個當下,找到內心的平穩與滿足感。

這種平穩的追求,也讓人聯想到《莊子·逍遙遊》中描繪的「神人」境界。莊子說:「物莫之傷,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熱。」神人達到了一種超然的境界,外物無法傷害他們:即使洪水滔天,他們也不會被淹沒;即使大旱熔化金石、燒焦土山,他們也不會感到炎熱。這種描述象徵著一種心靈上的絕對自由與平靜,無論身處何種困境,都能保持從容不迫。

這種平穩,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在做了所有該做的事之後,還能讓自己的心情穩穩的、不會有太大的起伏。在這樣的狀態下,我們才有可能真正面對人生的種種挑戰,不怕天災人禍,也不容易被外界影響,內心反而會越來越強大。

當然,這並不是要大家放棄去追求快樂或夢想。而是說,在這物質豐富的時代,我們應該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好好生活,想做什麼就去做、想嘗試什麼就去嘗試。但最重要的是,在這過程中,內心能夠保持穩定、自在。與其拼命追求那些稍縱即逝的「三大樂事」,不如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小快樂,這樣的生活,或許才是人真正該努力的方向。

安心之壠

這是我很愛的安心之壠的故事,你是否也有屬於自己的父母境界,安心之處?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有一隻名為羅婆的小鳥,被鷹捉住,帶往虛空。羅婆驚惶失措,悲鳴道:『我竟不自覺,離開父母所居的安全境界,闖入他境,才遭此厄難!』

「鷹問羅婆:『你的安全境界在哪裡?』羅婆回答:『田埂間的大塊石下便是我的父母境界,那裡可以保護我免受災難。』

「鷹傲慢地說:『好,我放你回去,看你能否脫逃。』於是羅婆得脫鷹爪,回到石塊下,安住其中,靜待時機與鷹鬥爭。

「鷹怒不可遏,驕恣地俯衝而下,試圖直擊羅婆。羅婆巧妙地隱身石下,鷹因猛撞堅石,身體粉碎,當場身亡。羅婆自石下仰說偈言:

『鷹鳥用力來, 羅婆依自界,
乘瞋猛盛力, 致禍碎其身。
我具足通達, 依於自境界,
伏怨心隨喜, 自觀欣其力。
設汝有兇愚, 百千龍象力,
不如我智慧, 十六分之一。
觀我智殊勝, 摧滅於蒼鷹。』

「比丘!如同羅婆小鳥,能安住於父母境界而得自在,你們亦應如此,守護自境,遠離他境。他境者,指五欲境界:眼見可意妙色,心生貪著;耳聞妙聲、鼻嗅妙香、舌嘗妙味、身觸妙感,皆為他境,應當捨離。

「比丘們,應當學習依止四念處,守護自境,如鳥歸巢,遠離五欲所繫的他境,便能得解脫自在。」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2024/11/5

用邏輯看世界:四個層次解析人際互動

 你是否曾經遇到過這樣的人,無論你如何解釋,對方依然堅持自己的觀點,難以理解你的道理?或者,你發現一些人的認知框架似乎難以撼動,無法改變?這並非少見的現象,背後其實涉及不同的思維層次和認知模式。今天,我們要探討的是「底層邏輯」中的四個核心視角,幫助我們在面對複雜問題時,以更具結構性和科學性的方式進行思考,並了解如何在不同層次的思維下有效互動。

當我們分析一個事件時,可以從以下四個層次來理解。首先是事實層次,也即純粹的、可測量的客觀事實。舉例來說,「現在的溫度是28度」這是一個量化後的觀測結果,不依賴任何人的主觀判斷,因此具有高度的客觀性。這是理解事物的基礎層次。

第二層次是個人觀點,這是基於個體感官經驗的主觀解讀。對於28度的溫度,有人可能覺得炎熱,有人感到舒適,這完全取決於個人的生理反應和心理判斷。此層次反映了人們如何將客觀事實轉化為主觀感受。

第三層次是立場,即因角色、利益或環境而衍生的偏向性。假如我是涼感衣品牌的銷售人員,28度的天氣下我可能會告訴顧客「天氣很熱,穿涼感衣會更舒適」。這種溝通方式反映了我作為商家的立場,是受利益驅動的行為,而非單純的觀點。

第四層次是價值觀,也就是個人或群體的核心信念體系。在這一層次,人們可能會將事實賦予意義,形成更深層次的解讀。比如,有人認為「天氣這麼熱,是上天對人類的懲罰」,這種解釋不再基於可測量的事實,而是反映了對生態或道德的信念。

理解這四個層次的重要性在於,它們構成了人類思維的多層框架。從事實、觀點、立場到價值觀,每個層次之間的認知差異往往使人們難以達成一致,這正如不同政治信仰者的溝通障礙。即使提供再多的數據和證據,信仰層次的堅定性往往會使人無法改變初衷。這種現象可以由「認知不協調理論」來解釋,這是一種心理學概念,指出當人們遇到與其信念相違背的信息時,通常會傾向於選擇忽略或反駁。

因此,在溝通過程中,我們應該先分析自己和對方的觀點屬於哪個層次,是基於客觀事實、個人觀點、角色立場,還是深層的價值觀。只有了解對方的思維層次,我們才能調整溝通策略,避免無謂的爭論。如果遇到彼此價值觀不同而必須協調的情境,情感連結人際互動便成為維繫關係的重要橋樑。研究顯示,情感連結能夠增強人際信任,即使在觀點分歧下,彼此仍可保持良好的互動。例如,家庭關係中的情感連結,能讓家人即便持有不同政見,依然和諧相處。同樣地,朋友之間的情感紐帶,能讓我們尊重彼此的選擇,即使價值觀有所不同。

今天分享的核心,是透過底層邏輯的四個維度來看待世界,並學會在不同層次間找到平衡點。我們常想改變他人或環境,但事實上,這種改變並不容易,且不一定必要。情感與理解才是跨越不同思維的關鍵。正如「依附理論」所述,當人際關係建立在彼此的尊重與情感基礎上,人們更能包容不同觀點。

最後,送給大家一句話:以善待之心面對他人,不抱過多期待,會讓人際關係更自然流暢。我們一起努力,加油!

2024/11/2

唐大可-康普茶

小時候,家裡長櫃上,擺著神奇的罐子,裡面的傢伙,摸起來軟軟滑滑,像水母。這是紅茶菇,聽我媽說,喝了對健康有幫助。放學回家,我總忍不住用手去戳它,不管怎麼玩,它依然能繼續生長,頑強地在那兒,我這麼健康不知和這沒有沒關係?


如今,換我長大了,它卻改了名字,叫『康普茶』。那個長得像水母的傢伙,現在有個洋名——SCOBY。


這次,大可帶這一整套古早味來和學生們分享。這紅茶菇,變化多端,總能激發出無窮的花樣。當學生們開始思考這是什麼時,大可總得找到突破的切口,並且要運用足夠的表達能力,讓學生知道,人生不只一味,而試了才知人生有各種滋味。


他邀請學生各自帶上茶包、香料,甚至任何他們喜歡的材料,讓他們成為小小的化學家、美食家,或是調酒師。在混合和調配的過程中,他們會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出專屬的康普茶風味,這份親手調製的味道,帶來了最吸引人的參與感。


這SCOBY也有一個神奇的特性:它不斷繁殖,隨著分享,不斷地增多。透過這個過程,大可想帶出一個理念——有些資源越分享,反而越豐富。大可本身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分享紅豆湯,是他十多年前的開端,環台一圈,大可買下一棟百年老房,開始拆屋違造屋時,許多曾經分享過紅豆湯的朋友,紛紛來幫助他,陪他一起蓋房子。透過不斷分享、不斷交換,他最後換來了一個在花蓮赤柯山的一片山林。


童話般地,一碗紅豆湯,換來一座山。


這,就是最具說服力的分享。無須擔心會不夠,無須害怕會不足,因為分享,是最快樂的事。愛分享的他,最清楚這一點。


這也是交換,一切都是交換。


2024/10/30

神奇的雕刻師 aka 神明面相師

每次見到黃大哥,整個氣氛都被他的開朗感染。或許和他的工作有關,每天對著氣質非凡的佛像雕刻,久而久之,好像祥和與愉悅成了他個人標配。

我離他很近,只要對街傳來的電鋸聲,我知道黃大哥又有新的訂單。他最愛在車水馬龍的路邊作業,記得他說過,在那種熙來攘往中,他能更專注心念,如老僧入定般地活在每一下刀之中。那些靜謐的雕刻過程,帶出了神奇的力量,每一尊佛像的誕生,似乎都藏著不可言說的故事。

當學生聽到他說不要迷信,學生露出莞爾一笑,哪有佛具店老闆叫人不要迷信?

他說,對待家中的佛像,要像對待家裡的長輩一樣——不是把它們當作只會靜默佇立的偶像,更是要心懷敬意,主動去互動、去訴說。正如他所言,佛像不會直接伸手幫你,但它的力量會在無形中指引你,安定心靈後,讓你找到屬於自己的明路。

黃大哥手藝精湛,但更令人驚嘆的是他那種近乎通靈的能力。只要看一眼你家佛像的照片,他便能洞察出佛像的狀況,甚至推測出你的家庭是否安穩。我笑說,他簡直像是一位「佛像算命師」,不用紫微斗數、羅盤星象,只消觀察雕像的神態,就彷彿看透了一切。

所有的老行業,總面臨傳承的困境。在和其他店家聊天時,總不無感慨地說,年輕人不願接手這份技藝——或許是因為工作環境辛苦,或許是因為時代變遷,小孩有了更多選擇。

然而,在黃大哥的家庭裡,我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他的女兒和女婿主動回來接手幫忙,親人間的互動充滿默契和溫暖。那份穩定的力量,不僅維繫了家庭,更讓這門手藝在新一代手中得以延續。

陪學生走讀完回家後,我心想著,他為人雕刻佛像的同時,黃大哥也在不知不覺之間,成為了自己家庭中的「神佛」。他的行動與心意影響著晚輩,成為他們心中的榜樣——一位既沉穩又富有智慧的守護者。

所有的一切——他的技藝、他的心境、他的生活——無不互相映照。他就像一位

神奇的雕刻師,不僅雕琢木頭與石像,更雕刻著每一個人的心靈。

2024/10/28

唸好唸袂來,唸䆀硞硞來 -祈全精品廚具

唸好唸袂來,唸䆀硞硞來

-by謝老闆的阿母

(Liām hó liām bē lâi, liām bái khok-khok-lâi.)


一種信念,一種價值觀,影響人一輩子。

謝老闆的母親,給他的這種正向心理基礎,讓從小他面對事物,心中念的想的都是好的。


謝大哥是老實人,很多話他殷切地想要和學生說:

他請大家把握機會,很多事情過了就沒有,很多機會一閃而逝。可愛的他,還不小心說出了在美國的祕密。

他說他有兩次後悔:他老爸安排他當公務員的機會、到成大航太系當技術人員

人的情緒總是多元而複雜,但抽絲剝繭之下,原形盡現。

聽完,我以為他活在懊悔中。


幸好,有學生問他是不是喜歡這份工作,他的回答,拉回了到他媽媽告訴他格言,這個年紀的他,心是甘願的,講到了熱水器、瓦斯爐、油煙機,他的眼睛是亮的,他喜歡瓦斯行的工作,也用他電子科的專業轉進了瓦斯廚具業,當然也為自己創造了很多機會。


他一直都在母親的正向價值觀庇蔭之下。

把握了每一次把事情處理好的機會,面對難成的龜毛的客人讓對方安心,台南的銷售VIP絕對不是當假的。


他是水裡來火裡去的真男人,後悔是謙遜的,認真負責是真的。



唸好的攏總來,䆀的目睭瞌瞌攏袂來(Liām hó--ê lóng-chóng lâi, bái--ê bo̍k-chiu kheh-khek lóng bē lâi.)-by myself



2024/10/22

永康市--拼裝三代元素的性格雜貨店

 


永康市場休市的星期一下午。

本來應該沒有人會理我們,但就如同他說的:「他沒有錢,但有時間。」

阿彬大哥是市場裡的「年輕人」,因為其他人比他更老,他自然就升格成「少年ê」。也因為年紀相仿,他才願意在這個時段和學生分享。

網路上幾乎沒有他的資料。我翻找了一下,只在《菜場搜神記》裡看到蘇菜帶永康國小走讀時,曾提到這位性格鮮明的雜貨店老闆。小人物因為名不見經傳,所以我覺得有責任讓他的故事留在網路世界裡。富人和成功者有很多人吹捧,但悠遊自在的自由人,更值得我們關注。

他蓄著一頭長髮,給人「怪叔叔」的印象。他說,年輕時還留了一圈鬍子,經常嚇到那些被帶來市場的無辜小朋友。有同學問他為何不去外面工作,他笑著說:「外面受雇,頭髮就留不住了。」扣除成本後,他每個月的收入大概在貧窮線附近,但他的爽朗笑容裡藏著「夠用就好」的哲理,讓他成為市場裡的浪漫「性格大叔」。

原來,頭髮是自由靈魂的印記。
突然,我想留長頭髮,摸了一下,才發現我來不及了。

他的攤位第一代是賣油湯,也就是簡單的飯菜;第二代是雜貨店。到了他這一代,他不知道該做什麼,只好承接前兩代的元素。他一週只開一天做菜頭粿、芋粿和碗粿(浪漫的個性不想太累),少少的量,讓人嚐得到古早味。雜貨店裡的商品多得讓人驚訝,在暗黃的燈光下陳列出來,有種過年的氛圍,第二代的氣息在這裡延續。

阿彬呢?他愛喝咖啡,因為認識連鎖咖啡店的烘豆師,拿到好豆後自己愛喝,就順便在攤位賣手沖咖啡。一杯美式四十元,這價位的手沖咖啡品質讓人驚艷:「這麼划算?」他笑著說:「一切都用時間來換,剛好我有的是時間。」


就這樣,拼裝三代元素的性格雜貨店誕生了。

我抬頭一看:「你還有賣雞蛋糕哦?」再看看招牌:「還有礤冰?」

「哈!哈!哈!就什麼都不賺錢,所以才什麼都賣嘛......」

每個人過生活的方式都不同,有人積極、有人自由,有人在社會框架中奮力創業,有人為了保留頭髮,只愛自由。一切都是選擇。我想對學生說的是:「搞清楚自己是哪一類的人,順著本性而活,很多事情是學不來的。找到你是誰,做什麼都會變得精彩且有價值」。


2024/10/21

和「我們是幸福床店」的老闆學幸福




「我們是幸福床店」這個店名簡潔有力,如同店內的氛圍——簡單卻充滿溫度。與顧客間的真誠互動、顧客導向的產品,讓回頭率極高。老闆不僅是第一個將床墊價格透明化的人,也率先將產品送往海外參加綠色認證的先驅。她的客群很簡單,和她一樣,都是追求幸福生活的人。


老闆選擇了一條不易走的路,接手家業——這是許多孩子避之唯恐不及的選擇。然而,她身為第二代,不僅承擔了傳承的責任,更憑藉努力創立了屬於自己的新品牌,成為了「第一代」的開創者。她笑稱自己「靠爸靠得很自然」,這句玩笑話背後隱藏著創業過程中的艱辛與心酸。


吳淡如的專訪曾深入探討她的經歷。若有機會完整聆聽,google一下,你便能理解這條道路上的甘苦。


床墊的背後,不只是專業技術,還包含了動人的故事與不懈的堅持。她不僅專注於床墊事業,更靈活地跨足露營床具,將創新思維融入這個看似傳統的產業,不是贏過別人,而是勝過自己。


談到面對的困難與挑戰時,她顯得從容自若。這些問題,對她而言,早已是過去的磨練,但對高中生來說,仍顯得陌生而遙遠。我們也不禁回憶起自己的年少時光,那時的我們同樣無知、徬徨、充滿不安。


感謝「我們是幸福床墊」的老闆,她讓學生們有機會見識多樣的人生藍圖。希望他們能從這次經歷中汲取靈感,找到屬於自己的一條幸福道路。



2024/9/9

波麗露雜想

聽完,你就知道我在講什麼。(但很久,我想你無法完整聽完)

波麗露雜想
今天,我又向新生介紹了《波麗露》這首名曲。這是拉威爾創作的音樂作品,它是一場呢喃而漫長的對話,從低聲絮語開始,逐漸走向磅礴的交響。不斷重複的旋律,從單一的樂器開始,逐漸擴展到整個樂團的協奏,是一個逐漸成形的夢境。

最初的旋律簡單、甚至單調,如靜穆的湖面。但每一件樂器的加入後,漣漪漸漸暈散,泛起了層層大小圈圈。這時,湖中女神應該出現才對。

《波麗露》那一再重複的旋律。不就是人生?

讓我不禁聯想到古希臘神話中的薛西弗斯。他日復一日將石頭推上山,任憑石頭無情地滾回起點,再次開始無盡的輪迴。

看似毫無意義的一切,猶如音樂中那看似不變的旋律,但隨著新的音符、新的樂器不斷加入,這重複不再單調,反而變得豐富多彩。每一個樂器的聲音如同薛西弗斯生命中的種種變遷:戀愛、結婚、生子、失敗與喜悅,這些看似平凡的片段,構成了他推石頭的生活,也讓他一次又一次地重拾石頭,推向山巔。

生活的重複並不是枯燥的輪迴,而是充滿變化的過程。每一次重複,都是一次新的體驗,一次全新的嘗試。即便最終歌曲會結束,薛西弗斯也將停止推石頭,這些重複且不起眼的過程都是高峰,正如音樂中的每一聲旋律,都因為不同的片段而變得豐富且生動。

耳邊,每年總要播放一次的波麗露再次響起。





2024/9/4

蹛(tòa)蹛廟宇,食食施主,唸經唸來抵(tú)

TO:大哥

蹛(tòa)蹛廟宇

食食施主

唸經唸來抵(tú)


正巧國小短期出家有聽師父說過這句話,或許是對話中師父的謙遜,也有可能是一絲絲的無奈,我無從而知。但在年近半百時,就您提出的問題,比對與年少時的我,現今略有不同的見解。


比丘,存在的意義不是只有唸經,而是正法法義的傳承。唸經唸來抵(tú)或許只是謙辭,應該是將正知正見傳遞下去,才是受人供養後的互利。



曾讀過法句經中有提到:

善調手足與言語,最善調御身與首,心喜善住於三昧,獨居知足是比丘。


而比丘也應當知瞭,外在五根染五塵當中,止觀當下的身受心法才是修行的竅門。尋著象跡始能尋得智慧之象。而此種自洲自依法洲法依的概念、正法要的想法,也要有不懈怠的僧人接棒傳承 。


不論在家、出家,心喜善住於三昧,能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滅道跡、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者,自己受於佛教正法之利,一定會在生活中實踐,而且能感染他人,讓別人也趨向此道,都是廣義的沙門,都是佛之弟子,我們都是。


多言,與您分享



2024/8/5

女兒同班考試,是有趣的經驗

有機會,能和女兒同班考試,是有趣的經驗。
在我家,三個人都努力學著語言
我為了台語第二專長,在成大進修著。
老婆為了考上客語中高級,在線上進修著。
女兒,除了學校的英文、自學的西班牙文,還有客語,還有台語。
多學語言是把大腦維持良好狀態的方法。
------------------------------------------------------------------------------------
有機會,會使佮查某囝仝班考試,是真趣味的經驗。
佇阮兜,三个人攏努力學著語言
我為著台語第二專長,為著勿予台語死去,佇成大進修。
媠某為著考客語中高級,佇線上進修。
查某囝,除了學校的英文、自學的西班牙文,猶閣有客語、台語。
加學語言是共大腦維持踮好狀態的方法。
------------------------------------------------------------------------------------
Ū ki-hōe,ē-sái kah cha-bo͘-kiáⁿ kāng-pan khó-chhì, sī chin chhù-bī ê keng-giām.
Tī goán tau, saⁿ ê lâng lóng ló͘-le̍k o̍h-tio̍h gí-giân
Góa ūi-tio̍h Tâi-gí tē-jī choan-tióng, ūi-tio̍h mài hō͘ Tâi-gí sí-khì, chāi Sêng-Tāi chìn-siu .
Chúi-bó͘ ūi-tio̍h khó Kheh-gí tiong ko-kip, tī sòaⁿ-siōng chìn-siu .
Cha-bó͘-kiáⁿ,tû-liáu ha̍k-hāu ê Eng-bûn,chū o̍h ê Se-pan-gâ bûn,iah-koh-ū Kheh-gí,Tâi-gí.
Ke o̍h gí-giân sī kā tōa-náu î-chhî tiàm hó chōng-thài ê hong-hoat.


2024/7/26

我的完美日常- 心札

日常,如何完美?

心一直在那個準確的地方,那映照出來的,都會是完美--ABEL Lee(不用查了,那是我本人)。

在看完電影後,睡覺前刮鬍子時,仔細看了一下,我每天用來當作刮鬍子潤滑的是洗手乳,淌淌流出的水在手背上,氣泡顆粒好大顆,這日常是完美? 

或許,有太多的無常會干擾著我們的日常,再怎麼規律的生活都會有突如其來的變化,或許是颱風?或許是撞進我們生命的人事物?或許是那一段過往的回憶,都會擾動著,讓我們的日常離開那準確的地方。

那在哪兒?在每個步伐中、在每個舉手投足中,在樹林微風中,在每次口腔咀嚼中,在每次投入硬幣落下飲料中....。心放在那兒,夠準,就是完美。

光影,新舊,對比在影片中巧妙地出現,孰優孰劣?SPOTIFY中也是找得到舊歌,但對於老人而言,是不同世界。如同影片中所述每個人都活在不同的世界,其中誰也不知道誰如何生活。

那活好自己的那部份,不論職業、不論身份,安時處順,樂自於心中。




2024/7/24

政策慣性(policy inertia)-無住之島閱後心札

感謝舜丞介紹這好書,快速了解台灣近四十年來的政策轉變,用不同角度更有歷史緃深地來看台灣的房地產,這是本好書。

人一定有立場,站在各種人的立場思考,才是全人。看完這書,想順勢談談政策慣性這詞,順便一下:

政策慣性(policy inertia)是一種深植於政治、家庭與人際關係中的現象,它反映了即使在政權更替或責任轉移後,或者小朋友長大為人父母後,舊有的政策和行為模式依然持續存在。我們就成為我們以前討厭的人,不是不願改,而是有其不得不 。

在政治上,新政府發現難以迅速改變前朝政策,因為這不僅涉及法規改變,還涉及整個官僚體系的思維和操作模式的轉變。家庭和人際關係中也是如此,角色和期望的固化,使得即使外部環境變化,內部互動模式依然維持舊有模式。可以這麼說就是“立場不同,看法不同”,人們基於不同立場對同一事物的多樣性解讀,這不僅是觀點多樣性的表現,也是政策改變困難的一個原因。每個人從其立場出發,形成不同的認知和行動模式,即使在政權更迭之後,在那權力位子上,看出去的角度將被窄化或同化,而這些舊有模式也不會立即改變。


從哲學的角度,面對世間的紛爭和不斷變化,保持一種淡然的態度可能有助於在混亂中尋找平和。不是逃避現實,而是以一種更高的心靈層次來觀察和處理世間問題,減少對權力和物質的依賴,因為你看得核心問題,而不會因為別人立場的轉變槌胸頓足,也不會因為看到了與你不同想法的人而睡不著覺。只會在政策和人際互動中尋找到更加平衡心情和諧的方式。


總之,了解政策慣性的根源和表現,通過哲理和高層次的思考來對待世間的紛爭,冷靜和理性的視角來審視和應對生活中的挑戰,認為對的事要做,要不帶情緒地去做,因為要改變慣性,沒有那麼容易,所有的改變都要在集體認同下,才有力量,趨勢力量足夠,順水推舟,自然而成。



2024/7/8

早上打掃

早上打掃

看到了,是對事物有了認真,看到了平日看不到的,就是進步

一早,掃塵除垢,掃了,見本性,除去了心中妄想與念頭


2024/6/13

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 -心札

  1. 簡單生活反而更美好:日本庭園設計師枡野俊明的《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強調,淡泊一點生活會讓人生更美好,不需對每件事都反應過度。
  2. 主題與教誨:本書涵蓋五個主題:人際關係、擺脫負面情緒、停止心靈磨耗、避免自討苦吃、活出快意人生。書中有99則禪學智慧,每則智慧約兩頁,簡短易讀。

  3. 文化與個人影響:書中探討了社會期望、成長背景和資訊過載如何導致現代人對每件事都過度反應,進而增加不必要的壓力和焦慮。

  4. 承認無知是一種自信:承認自己不知道某些事情是一種自信的表現,比起什麼都想知道,更應該專注在少數重要的事物上,並將它們做到最好。

  5. 選擇性反應的重要性:書中強調選擇性反應,建議不要對每件事都反應過度,而是專注在對自己真正重要和有意義的事物上,以保持內心平靜和提高生活效率。

情緒--一切都假的啦


在哲學和心理學的長河中,生死與情感一直是永恆的話題。不同文化、宗教和哲學體系對此有各自獨特的見解,其中莊子和佛學的觀點尤為深刻。這次通過解讀莊子故事中的智慧,以及佛學對情感的看法,探討生死與情感的真諦。

莊子的智慧:從故事看生死與情感

莊子的故事常常以其深邃的智慧和幽默感,揭示生命的真理。兩個特別的故事,莊子妻子的去世和他與骸骨的夢中對話,為我們提供了對生死和情感的獨特見解。

在《莊子·至樂篇》中,莊子的妻子去世後,他的朋友惠子來吊喪,卻見到莊子敲著瓦盆唱歌。惠子驚訝之餘,莊子解釋說,一開始他也感到悲傷,但隨後想到妻子的生命本來就是自然的一部分,生命從無到有,從有到無,這是自然的變化。他理解到妻子的去世只是生命循環的一部分,所以他不再執著於悲傷,而是以平和的心態接受這一切。

這個故事傳達出莊子對生死的獨特看法:生死如一,順應自然。莊子認為人生的變化是自然的一部分,應該以平靜的心態來面對生死等變故,這是一種達到精神自由和內心平靜的方法。

另一個故事,莊子在夢中見到一具骸骨,問它是否後悔死去。骸骨回答說,它在死後沒有君臣之事,也沒有春秋之事,無論冬夏,都沒有辛勞。莊子繼續問,如果讓它重新有血肉之軀,回到人間,它是否願意?骸骨笑著說,它怎會捨棄現今的無限快樂,去重新受人間的苦楚呢?

這個故事進一步強調了莊子對自然法則的順應和對生命無常的接受。生死只是一種自然變化,接受無常,是達到內心平靜和自由的關鍵。

佛學的智慧:情感是一種錯覺

佛學對情感的看法也非常獨特,認為情感是人生八苦之一,無常是痛苦的根源。佛陀說:「無常故苦,世間的常態就是無常。」從現代進化心理學的角度看,無論是痛苦還是快樂,這些情感都是人的一種錯覺。

有一個關於情感的故事,講的是一個名叫愛地巴的人,每次生氣就繞著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房子和土地越來越大,但每次生氣時,他仍然繞著跑。愛地巴的孫子問他這樣做的原因,愛地巴回答說,年輕時他跑著想,自己的房子這麼小,哪有時間和精力生氣呢?後來成了富人,他想,房子這麼大,何必和人計較?這樣一想,他的氣也就消了。

情感的管理可以通過轉變思維方式來實現,但對大多數人來說,我們常常會被情感控制,而不是控制情感。佛教認為,情感的產生源於對無常的執著,而修行正念和冥想可以幫助人們打破情感的幻覺,達到內心的平靜。

情感的錯覺:進化心理學的解釋

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情感的錯覺是自然選擇給我們的設定。研究顯示,快樂和痛苦的情感反應其實是由大腦中的化學物質所驅動的錯覺。例如,在一個心理學實驗中,猴子在看到燈亮後即使還未喝到果汁,也會分泌多巴胺,感到快樂。這說明快樂是一種預期,而不是實際的結果。

作為靈長類動物,人類的快樂和痛苦也往往是錯覺。我們常常認為得到某個事物會很快樂,但真正擁有後,卻發現快樂並沒有預期中那麼強烈。這類似於佛學中的「苦」,苦即是不滿足。進化心理學認為,這是基因為了延續而設計的機制,讓我們不斷追求快樂,但快樂是短暫的,我們需要重複追求,以達到延續基因的目標。

擺脫情感的錯覺:佛學的修行方法

佛學的修行方法,如正念冥想,旨在幫助人們認識和打破情感的錯覺,達到心靈的平靜與自由。正念冥想要求我們做自己的觀察者,體察自己的情緒和身體的感受,從而達到內心的高度統一。在西方,正念冥想已經成為一種流行的心理療法,能夠幫助人們恢復精力,獲得對事物的洞見和個人真正的自由。

追求內心的自由

無論是莊子的智慧還是佛學的修行,都強調對生死無常的接受和對情感的超越。這種對自然法則的順應和對情感的認識,能夠幫助我們達到內心的平靜和自由。在現代社會,正念修行方法更是提供了一種實際的途徑,讓我們能夠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內心的寧靜。

生命充滿無常,情感是錯覺,唯有通過深刻的認識和修行,我們才能真正理解生命的真諦,擺脫情感的束縛,實現內心的自由。希望這些智慧能為讀者帶來啟發,幫助大家在生活中找到更多的平靜與快樂。

2024/5/31

如實,不如實



長久以來,我對「如實」的概念一直存在誤解,錯誤地認為如實僅僅是如實記錄和描述現象。然而,經過深入學習南傳佛教教義,終於理解到,如實觀察不僅僅是客觀描述,而是要看到現象的本質,包括無常、苦和無我這三個核心特性。

最初,我以為如實觀察就是忠實地描述我們所見、所聞、所感受到的事物,並試圖不加評判地記錄這些經驗。然而,這種理解僅僅停留在表面,沒有觸及現象的深層本質。比如,當我看到一朵花,我只關注它的顏色和形狀,並認為這就是如實觀察。但事實上,我忽略了花朵的無常性,它的美麗只是一時的,終將凋謝。這種觀察不是簡單地記錄,而是要通過正念和內觀冥想,體驗到現象的短暫性、不完滿性和無自性。

無常是指一切現象都在不斷變化。真正的如實觀察應該讓我們看到這種變化。例如,一朵花的美麗是短暫的,它從萌芽到綻放,再到凋謝,無不展示著無常的真相。這種觀察幫助我們理解,沒有一個現象是永久不變的。

苦是指現象的本質是無法帶來持久滿足的。例如,當我們品嚐美味的食物,這種快感是短暫的,無法持續滿足我們的慾望。通過如實觀察,我們可以看到這些感覺的暫時性和不完滿性,從而減少對感官享受的執著。

無我是指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自我。當我們如實觀察思維和情感的變化時,會發現這些都是由各種條件暫時組合而成的,並沒有一個獨立存在的「我」。這種觀察讓我們看到,自我只是暫時的集合,減少對自我和身份的執著。

通過這些理解,我深刻地領悟到,如實觀察的真正意義在於透過現象看到其本質,這需要持續的正念和內觀修行。這種觀察不僅幫助我們更清晰地認識現象的真相,還能減少內心的煩惱和痛苦,實現心靈的平靜和解脫。


2024/5/29

不動聲色



「不動聲色」這一成語在日常生活中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在面對突發事件或驚嚇時,能夠保持冷靜,不露出情緒波動。

然而,細想這一成語可以發現它與南傳佛教的修行理念有著密切的關聯。

佛教中的心與外境

在佛教中,心的修行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心的穩定與清明是達到內在平和與智慧的關鍵。在《中阿含經》中,佛陀強調正念與正定的重要性:「如實知色,色之集,色之滅,色之味,色之患,色之出要。」也就是在根塵識接觸當下能如實與清楚。不動成為重要的口訣與檢查要素。

不動聲色與如實觀照

「不動聲色」不僅僅是表面的情緒控制,更是一種內心的如實觀照。在佛教修行中,如實觀照是指對所有經驗的如實觀察,這種觀察不帶有評判、不受情緒驅使。這一點與「不動聲色」的內涵真的很像。

阿含經中的智慧

《阿含經》佛陀說:「若見色、聞聲、嗅香、嘗味、觸細滑、覺知法,不貪不著,不憂不惱,如實觀之,則得心解脫。」這段經文強調了不受外境所動,保持內心的如實觀照,從而達到心的解脫。

通過不斷的練習與觀照,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在面對生活的挑戰時,做到不動聲色,從而達到內心的解脫與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