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4/30

從「兩難」變成「二行」,如何安頓焦躁不安的小猴子?


我們有許多的成語都來自於成語,數量之多,大伙大可去google一下。但在成語的使用上,大多已多曲譯,若沒有細細再探究,很多精采的部份就會因此而錯過,錯過的不止是中國哲學思想上的精采面貌,更是錯過見到自己本性的機會。

今天,就來談談這個大家常見的成語:
【朝三暮四】
釋義:原指玩弄手法欺騙人。後用來比喻常常變卦,反覆無常。
原句:勞神明為一而不知其同也,謂之朝三。何謂朝三?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

一、對外的話術-高明的騙術
從釋義來看,我們能看到這第一層的一寓意。當在使用語言時,如何能精煉至不使民不便,能在本質不變的條件下,達到想要的效果。這一層,好像很多老師、政治家、商業人士...都適用。「我們今天不考試,明天才考哦!」學生一定會歡欣鼓舞的。本質哪有變,只是先考後考。在運用這種對外的技巧時,時間一久,大家就會視破把戲。當然這一層並不是我主要要和各位討論的議題。

二、對內的感受-心中有沒有一群焦躁不安的小猴子?對萬事憤憤不平?
我們心中有沒有一群焦躁不安的小猴子?對於別人不同的對待而憤憤不平?面對自己產生的好惡焦躁不安?面對實質上沒有太大變化,但心中產生出極大的不安?這是我最想談的部份,我們常被這種矛盾卡住。在中國思想中,很重要一環「兩行」,我們直接從「兩難」去接「兩行」。世事,許多名和實都沒有改變,只要順應對方的喜怒而權變,就能各取所需。因此,有智慧的人把世間的是與非相調和不做無謂的爭執,這樣稱為「兩行」。

那天同學分享到他小時候導師處理偷錢的事情,沒有從「是」也沒有從「非」中著手,沒有急著逼出元兇,也沒有姑息偷錢的孩子,這種在是非中,而不入是非的高度,是我們能學的。後來也與六合夜市大腸小王子談了一下,要教書,要先工作,這不是是小猴子三升四升的問題嗎?這類的事可能會讓很多人煩很久,但若視角再提高,記得老師說的加入了「時間參數」,是先工作還是先教書,孰先孰後都無妨,不都心安。大腸小王子,看來,他已經看開,他的心看起來已下錨,已有定見。

馬斯洛曾說,一個圓熟的人,就是將二分消解。總能令許多二分的兩面、對立的兩極、衝突的兩端自然消解,融為一體。那不就是我們要去練習的部份嗎?從「兩難」變成「二行」,決不是口頭上騙自己,是一種對本質的瞭解後產生的心情平定。名實未虧喜怒為用,而身而為人,不就是在練習如何去解決喜、怒情緒嗎?

概念的形成總是一份份的養份累積,而自己也正在累積與反思。感謝各位,不論各位接受多少,我都會再試,試著讓各位多想一點。當然我自己也不忘加上了「時間參數」以免自己不小心有了得失,早晚有一天,你們都會懂我在說什麼的....

x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