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3/1

最簡單但是容易忘記;最難是因為忘了它的簡單


拆下了輔助輪,當不再害怕的時候,就是將要學會的時候。

跨上車,踏下踏板,女兒直接就會騎了(雖然還不會轉彎,還笨拙地邊騎邊叫爸爸)。看似不起眼的事,卻讓大人、小孩都興奮不已,也翻出自己藏私許久的回憶。

第一次見到女兒誔生,我和老婆抱著初生的嬰兒,對她說:「只要健康快樂就好了...」。
第一次見到女兒走路,我和老婆抱著稚嫩的小娃,對她說:「只要健康快樂就好了...」。

而這次我也要再檢查自己的初衷,也是一樣要和女兒說:「只要健康快樂就好了...」。

這兩項最簡單,也最難。

最簡單但是容易忘記;最難是因為忘了它的簡單

2016/2/21

麵引子 心札

鄉愁,情,太重,我不願跟著想
思念,淚,太憂,我也難跟著流

大時代下的喜與悲,隨著導演的安排,還是流下酸透心扉的淚。

是麵團內的酵母?

2016/2/20

心笑了 小提琴(接受吧!所有的問題都來自於「不接受」)

對音樂沒有興趣的女兒,前一陣子居然說想要學小提琴。經詢問後,價格尚可支付,就讓她去學,但誰沒有料想到,接下來是多麼詭譎多變的發展。

一開始是興沖沖的,每個小朋友都是一樣。
接下來苦悶枯燥的練習開始磨著大人與小朋友,當然跟去學的媽媽,就成了第一位受難者〈爸爸總是敲邊鼓的角色)。

練習是自己的事,但若是成為大人督促的責任時,痛苦就不會單純只有小朋友的事了。

再來的二三週,從自動到被動,也開始挑動了父母的最低限度的那條弦。

前天晚上,女兒「不甘願」地練習著,老婆「不甘願」地陪伴著,我「不甘願」地被非常不優雅的音樂折騰著。對於老婆的教導,女兒不情願地學著,臭臉與頂嘴也惹惱了我。

一個箭步,我奪下了女兒手中的小提琴,逼問她,到底看不看得懂譜?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拉什麼?我罵著女兒「為何不誠實」。

女兒哭了,原來,自尊心讓他不敢說自己不懂。原來害怕別人笑他,所以自己摸索自己自認安全的方式來閃躲。

自視甚高的大人們,卻沒有關心他內心的恐懼,只看到了她的不誠實。

疊高的期望壓垮了他想要表現的心,而我們都忘了,最初我們是希望他快樂,要開心


我的心笑了,這不就是小時候的我嗎?我怎麼能如此對待與我個性一模一模的女兒?那時的我,不就是因為這樣傷了自己的心靈?而這時的我,是否能藉此治癒自己的心?


別練了,爸爸帶你去吃章魚小丸子。夜市中,歡笑聲沖散了那緊張的情緒。


老婆知情後問說:「為什麼個性像到你?」


接受吧!所有的問題都來自於「不接受」 ...........我『表情輕鬆,內心沈重地』回覆著她。


2016/2/14

虛幻年假

這個年過得有點虛幻,雖然走訪了許多地方,但一切竟是如此的不真實
寒假帶著高燒到花東旅行,恍惚之中,也無法聚焦,只管遊,只管走。
過年前開刀,取出石頭,讓自己從驚恐中,更是不知自己在幹嘛。
開刀後望鄉之旅,竟在最後一日遇到206大地震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開完刀,身體需要充份的休息,每天睡掉了一半以上的時間,一切好像也無所謂。這種低潮的心理也不知其何為表裡了。

年假快過完時,突然才發現,我忘了瘋癲,忘了讓自己快樂

如是,如是觀
觀如是

「如是」就是「如此」,若是「原本如此」,僅有「觀」最好..........

既然已「如是」何來不甘願?

2016/1/17

浸水營古道 2016/01/15


浸水營古道







幾年前,就想要走這古道。老婆在讀研究所時就常說到這條撫蕃用的戰備通道。約了很久,終於成行。出發前幾天一直陰雨綿綿,懶惰的同事想盡辦法想改成四重溪溫泉之旅。但若是洗溫泉很容易,我們何必請嚮導?何必租中巴?

南洲,最後的補給站,買足好中午的午餐後,中巴進到了大漢林道,林道比想像中遠,我想中巴的司機也一定這樣想,司機才三十歲,看他面有難色,我知道途中劃在車上的那些樹枝,也一定劃著他的心。

隨行有些同事晕車,也有位同事有幽閉恐懼症,大漢林道才不到一半,他就快受不了,幸好,我隨身帶的白酒,不小心醫治好他多年的毛病。大口下肚後,他整個人放鬆了,二十幾K的陡坡山路,終於到登山口。

接下來,就是無窮盡地走.......



新開→大漢山(大漢林道23.5k叉路)→浸水營古道東段入口→屏東台東縣界→浸水營駐在所遺址→古里巴保山→出水坡→姑仔崙社→姑仔崙吊橋→加羅坂大橋→加羅坂部落(大武林道)→大武
























直到走完。


隨手亂記

2015/12/4

人生隨便 隨便人生

發現女兒在人多的地方,就會變內向(明明她很三八的),昨天晚上參加學生喜宴時,我問他為什麼不能跟爸爸一樣和大家聊聊天,和不認識的人聊聊可以知道很多事情呀。

我女兒像大人般地回答:「爸爸,我覺得你很隨便。隨便跟別人聊天,很不好。而且我發現你洗澡也很隨便,刷牙也隨便刷一刷,你做什麼事情都很隨便。」

仔細想想好像真的,順藤而上,我想了一個晚上。

隨便的相反詞應該是應該是「慎言行」、「尚禮節」吧。這些東西我通通都沒有,因為我是靠直覺來過活的。我隨著我的直覺悠遊自在,在該做什麼的大規範之下創造自己的隨便小天地。我的隨便是因為我「悠然自得」,我隨便是因為「我不在意別人眼光」,我隨便是因為我「遊戲人生」。

小朋友不要亂學,叔叔是有練過的。當完全能合理化自己行為時,你就無敵了。

人生隨便。隨便人生。

我女兒在笑我又在胡扯了.........。

教學心札 所有教學與被教的人們,共勉之。


我們的眼中常有的評斷標準是單一的。美醜是,學生的好壞也是。
兩者都一樣,當有許多不同的批判標準時,我們就不會直接以士太夫的觀念來看學生讀書這件事。「讀書真的不是唯一」這句話常有老師掛誰嘴上,但我們常也落入自己設下的思維圈套中, 為了學生的成績,費盡心力,但卻忘了我們擔任老師的角色目的為何?


如果老師自己思想是狹隘的,那我們怎麼樣可以期望學生能夠有寬大情操來面對所有身邊發生的悲歡離合?老師教的最重要的並不是課程內容,而是面對困難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有些人從學業中面臨的困難是「讀書」,有些人是「人際溝通」,有些人「同儕的互動」。讀書只是一個媒介 ,同學利用讀書來了解自己的限制。進而得到更完整的生命價值。老師的工作也是媒介,是利用教書來完整自己,了解原來自己的逆鱗於何,洞悉後則能所見均道,能沒有限制,沒有標準。

你還在意學生考得是不是理想?你還在意多少國立大學的比例?
我很早就開心教學,很早就不管這個了。

我在意的...........是自己能否悠然與自覺。

所有教學與被教的人們,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