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電影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電影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0/7/12

D289 心若圓滿,鬼神無用

可能是突然的神經打結,我要連續一年每天寫一篇文章,讓每天流經腦袋中的靈光乍現有機會用文字方式出現。逼自己在一切「日常」的生活中找到「不平常」。

-------------------------------------------------------------------------


D289:108/7/11
距結束天數:76日

就像我老婆常說的,其實我沒有什麼自制力。我最擔心自己看到很多集的連續劇,因為只要一開始,我完全被電視公司制約,都會想把它一次看完。禮拜六晚上隔天不用上班,雖然生命教育學分班的總考迫在眉睫,但是還是決心耍廢一下,在MOD上搜尋了一下集數較少的戲劇。

曾經看過這一步片子的介紹,「魂囚西門」,看了第一集才想到原來我有曾經追過一集,那如此有緣,我就順勢把其他的集數都看完了,當然一看完又是半夜一兩點了。

其實我們很多人都是心理醫師,我們常常給別人或給自己很多的意見,只差我們無法給藥。很多時候我們也都是有心理疾病的病人,我們常常做出一些光怪陸離的事,或有著自以為是的奇怪想法,當然別人給我們的意見我們也不見得能夠全盤接受。是醫生是病人都一樣,醫病關係在建立總是最難的。建立後,一切都順著老天的安排了,如同那助理與女主角說的,原本有安排,但後來走鐘的情境與人物出現後,病人就以自己的方式醫著自己了。


「人心即是鬼神,除心魔即是度化人,但要度人就得先度己」

人心需要才會有鬼神來,而若鬼神來,且先不論好壞,先看自己有哪些需求?是恐懼?是擔憂?是什麼引來這些?心若圓滿,鬼神無用。



2020/5/25

D241 《鯨騎士》-擇善固執,後面應該再加點什麼

可能是突然的神經打結,我要連續一年每天寫一篇文章,讓每天流經腦袋中的靈光乍現有機會用文字方式出現。逼自己在一切「日常」的生活中找到「不平常」。

-------------------------------------------------------------------------

D241:108/5/24
距結束天數:124日

看了一部關於平權的好片。

《鯨騎士》(Whale Rider)是一部2002年妮基·卡歐執導的紐西蘭與德國合拍的劇情片,改編自紐西蘭毛利作家Witi Ihimaera所寫的同名小說。2002年9月9日在多倫多影展上首映,獲得了普遍好評。

在台灣社會中,有沒有一定要男人才能傳承的?是姓氏?是能力?是價值?

在我們世代中,平權一直以來好像都是習以為常的事,甚至於還會認為歐美國家的女權運動是高於台灣。但是在蒐集了一些資料後才發現,在上週看了「法律女王」...之後,發現,台灣在這部份,其實很先進。

在電影中,有人堅持著傳統,有人用生命在保存文化,這錯了嗎?

語本《禮記·中庸》:「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指選擇好的、正確的事去做,就是擇善固執。

這是固執的人會拿來當擋箭牌的一句話,「擇善固執」並沒有錯,錯在我們有沒有時刻檢討自己以為的「善」是不是真的毫無瑕疵,絕對正確

你身邊一定也有固執的人,而這些表面固執的人,內心其實是脆弱不已的,因為在堅強的面具,一定與世界有很多衝撞,而面對這些衝撞,固執的人一直都是別人的錯,而這樣的人,面具背後一定有張流滿淚痕的臉。

擇善固執,後面應該再加字。擇善、固執、衝突、轉型、擇善、固執.....
別一頭撞死了。
來自海洋的召喚─《鯨騎士》 @ 決定長住台灣的北極熊:: 痞客邦::

2020/5/6

D223 「窮得只剩下錢」電影感想

可能是突然的神經打結,我要連續一年每天寫一篇文章,讓每天流經腦袋中的靈光乍現有機會用文字方式出現。逼自己在一切「日常」的生活中找到「不平常」。

-------------------------------------------------------------------------
D223:108/5/6
距結束天數:142日

「窮得只剩下錢」電影感想

錢,是讓人有愛又怕的東西,怎麼樣才夠用每個人的標準都不同,有人一輩子打拼為了只是求個溫飽,有人一輩子賺好幾億,都不覺得夠用。

所以有沒有錢是主觀的,幸福和快樂也是主觀的嗎?
如果所有的一切都是主觀的,那有恆常不變的標準嗎?

從小到大,我一直都在追求內心的平靜的路途中,當然年少時,我也曾經迷失,也曾追求著物質與慾望,這些不堪的過去,也不忍回頭訕笑。

影片中傳達的印度傳統的生活觀及現代的價值觀,是在控訴資本主義,是在推崇靈性的價值。

突然想起前陣子看到一個謎語:「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有什麼不同?」,答案:「資本主義是『人剝削人』,而共產主義剛好相反。」所以到底哪種主義優,或許也和錢的價值一樣,都是主觀。而片中剝削與不公平不也就是最好的證明?



2016/2/21

麵引子 心札

鄉愁,情,太重,我不願跟著想
思念,淚,太憂,我也難跟著流

大時代下的喜與悲,隨著導演的安排,還是流下酸透心扉的淚。

是麵團內的酵母?

2015/3/4

失去在天堂口前齜牙咧嘴的勇氣, 還失去慷慨激昂愛恨分明的一切一切

看完這部電影,有一絲絲的憂愁與哀傷細細繞著, 只有在必要的時候,藏在隱灰桌腳下的線頭才又會被拉扯出來,每個人的心中存在著一個永遠的男主角或女主角,每次閉上眼睛的時候,閃過的畫面,都穿插著這個人 ,荒誕不經的青春歲月,曾經無人牽絆著的愛恨人生,都讓這些場景不斷奪人心智。

為什麼會覺得這部片好看?因為女主角擁有敢愛、敢恨、敢爭取、敢追求的勇氣,你可以說他是因為失去了從小青梅竹馬的愛,經轉變的移情作用,也可以說他在反差極大的激盪下翻動了情愛的缸子,釀了稱之為愛的酒。

電影中人物中安排著我們缺憾,能夠激發我們的情緒感傷。電影中置喙著我們曾有的過往,更能勾出我們相似的情愫。愛看電影的我,到底希望看到自己類似的過往?抑或是自己曾經擁有的回憶?

青春在我這個年紀只剩尾巴,不敢伸手去探去摸。失去在天堂口前齜牙咧嘴的勇氣, 還失去慷慨激昂愛恨分明的一切一切。割捨不開自己青春不朽,切不斷看似完整的人生。那青春在我生命中,如輕快跳躍的少女,邁著輕快的腳步,著輕柔澎澎裙,雀躍的步伐悄然而去。

2014/12/30

《競雄女俠·秋瑾》電影心札




《競雄女俠·秋瑾》電影心札

昨夜,冰箱中取了啤酒,不知為何想要來點酒精,讓自己沈進莫名的一股氣氛中,很多事都無法事前預料,但就順著這「流」,滑進了自己應到的情緒與位置。
開了電視,原本想看看政論節目,笑看人心時,看到某一台正在播放《競雄女俠·秋瑾》,這號歷史人物曾在書本中見過,但印象極為模糊,看著拍攝的手法不俗,竟在老婆催促漫罵之下,我不疾不徐地將該片看完。其中一定有改寫的橋段,也有美化的內容,但這都無妨,也無傷一個女子在大時代中所留下的巨大影響。
劇中一段讓人回味的內容,秋瑾與徐錫麟的一段對話:「星星的光要很久才到我們的眼前,就如同我們目前所做的事,要很久才能讓後世知道其意義」,一般人只做看得到的事,但在這亂世中,有人為了百千年後的國家來思維,好美

重新GOOGLE了這位女英雄,重新看了他的詩詞,當時他爭取的,現在的人們看來看,都還算是前衛,女性在社會的地位與價值,封建禮教下的遺毒仍在人們的心中,滿清時代早就過了….但,女性在中國傳統家庭中仍屬弱勢。隱約之中,我們由其爭取抗爭的內容,我們還能透著光,看到女權運動成長的影子,還沒有到盡頭的光….

謝謝有這麼一群人,讓社會不斷變動,讓人心不斷前進,讓人的思想更臻成熟。

『秋風秋雨愁煞人』,這遺句中,說明了她激昂一輩子,秋…….是個值得讓人思念的季節。

Qiu jin.jpg



2014/9/23

碧海藍天 心札

這是一部很美的片子,總結來看也算是一部自我生命追尋的片子,讓我想到了『英雄歷程』,歷程當中有許多的轉折,最後找到了自我,找到自我的結果或許不同, 都是一些自我的探求及追尋,『道夕可死矣』,中國人的思考脈絡中,較無法苟同殉道的方式來體驗人生,殉道的目的不是遭到迫害,更不是宣揚何種宗教,而僅是一蹴而至的實相轉換,民族性的差異迥然在此面現無遺。
與宇宙萬物化合一的想法,東西方是一致的,電影內外都相同,每一個角色都有他想要與必要去體驗的項目,男主角親眼看父親死在海裡,父親的死亡並沒有讓他害怕接近大海,這是很讓人玩味的,可見大海對他而言,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大到連將父親的性命奪走的的自然環境都不怕,大到連身邊的愛人企求他留下來都不肯。
『以男主角的角度來看』,如果說他找到了生命的價值,犧牲一點都沒有錯,追求自己所愛,用生命去換又如何?當他在瀕臨死亡的過程當中,他感受到現實當中無法帶給他的「超現實美妙」的感覺,或許他可以繼續選擇留下,來這再真實不過的世界中。在自我救贖的仙丹靈藥中,跟著心中架構出來的美妙世界,飲鴆止渴,結束於燦爛,以這角度何嚐不是一種美。
『由女主角的角度來看』,電話中聽到在男主角在講出這一段浪漫感人的詩句:
『當你潛入深深海底,而海已不再藍 ,而天空成為一種回憶,靜默中,你漂流,守候,並且決心要為他們而死,他們就會現身迎接你並且檢驗你的誠心,如果你的愛夠純善真誠,他們將位於同在,並且把你永遠地帶走˚』
情愛盲其雙眼,他沒有覺察,這份超然的愛所指非她,而後在男主角一夜未歸,和海豚在海中玩耍了一個晚上,這時他內心難道不知道,這個人愛大自然勝過一切,這些還是他的選擇,選擇了他老早就知道的磨難與遭遇,選擇他想要挑戰的人生,選擇了留下生命的種子。最後拉下啟動繩子開關的也是女主角,心中老早就知道,還是要讓他走,在他的手中結束。

誰都沒有錯,由任何一的角度來看,這不是都很精彩嗎? 耳裡輕輕響起電影中特殊的背景音樂,裡面有海豚的叫聲,其中夾雜著豁達及悲傷的鳴叫聲,好美好棒。

2014/9/18

LUCY心札:人存在的目的為何?只是知識的分享?只是生命的延續?


很棒的一部電影,最後女主角讓人稱羡地擁有了100%的智能,成了一切萬有,與萬物的源頭聯結,我們每個人都有的能力,只不過忘了,忘了可能是大計畫中的一部份,有人忘得多,有人忘得少


而人存在的目的是為了什麼?只是知識的分享、只是生命的延續? 在這個大計劃背後,擁有了每個靈魂探求自己及追尋自己價值的部分。


我曾經感受到地球的脈動,也曾感受到大量資料庫的資訊,但那面前,我僅能讚嘆,但我無法解讀一切,這強大的一種能量並非文字可以表現與說明,但滿滿的喜悅與豐沛,一輩子難忘。


若將世界微觀來審視,當世界所有的一切都只是分子與分子的結成,依靠著的是什麼?是一種信念?是一種生命探求的過程?記得某人說過:「生命的價值就是在不斷地在過程中追尋,追尋的過程就是價值。」而其中我們不斷行動與創造之中,產生了自己的意義與價值。


電影中有一句話:「一些身體的感覺和情緒讓我們無法看清楚世界的整體」這是有點嘲諷地笑著,這些喜怒哀樂,阻礙了人的發展,讓人不知道自己與世界的源頭相連。但也就是因為這些情緒,我們人生而為人,才能多麼的有趣, 值得細細品嘗我們都忘了,現在所有的一切,一度都是我們極力渴望的。但也是因為這些遺忘,才讓我們更臻豐富....包括所有正面、負面的一切。


在逐漸提高智力時,她害怕慢慢泯滅人性,失去了人的所有情感,但當最後女主角傳簡訊說明他無不在的時候,他感受到任何人心得最初的面貌,進入了細胞中最深的情感,但是他卻是所有的根源和所有的個體的總合與分身。

希望世界如主角所述,人類不會不配擁有這些智能,智慧不會帶來殺戮與罪惡,因為無知與偏見,造成了所有的一切,我們能更廣角地來看世界,就能更包容,就能更精采,就能更洞悉一切,就能更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