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手之聲,是禪宗的的公案,一隻手如何可以拍出聲響?
或許答案很多元,而且也沒有標準答案,有位導演曾說過:「禪宗總是要讓人落入五里迷障中,讓腦子完全無法作用時,才迸出靈光」。這過程是很有趣的但大多數人是不想去試的。
今天聽到了不同的說明,有人以賽斯的角度來看個公案。
若是所有的一切都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包括所有的艱難困苦,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心念所創,自己所安排,那不就成了隻手之聲。
你自己安排的你要去怪誰?你自己要給自己靈魂試鍊的課程,那又何來抱怨。當若是以這樣的角度來想事情,才真的是能與世無爭,才真的是能順逆都受。
但很多有意識的東西是我們自己選的,這大多數人都可以接受,我們的家庭、學校、朋友、另一半都是。但一大堆我們根本無法選擇的事物,也是我們選的?若是細細品味,好像還真的是我們吸引來的,但這些我們無意識吸引來的東西,我們如何來看待它?我們自己選的事物我們就有善待它嗎?若就連我們自己挑的都無法好好地去珍惜與愛護,又如何以善良的心性來面對那無意識的上天對待?
腦子裡出現一隻手揮舞著空氣的畫面,那畫面沒有聲音,因為沒有對手戲,所有的戲中劇都是我們自己「搞」出來的...........。
2013/11/24
2013/11/22
生活禪
愈來愈能用欣賞的角度來看閃過腦子的念頭,場景的變換雖似無意識,但其中開始有些關聯與意識,或許是內在的我開始對這個面向的我產生聯結,沒有任何期待,只是看著,尤其在夢中,更能清楚知道自己是在做夢,這種在夢中而不陷入的經驗,讓在平日的生活中的臨在與覺醒更加有效率。
我訓練了多久了?在一次夢中的自我對話中,我問我自己,我練了幾輩子了?能清楚自己每個念頭?能知覺每個動作?我練習了多少的人生?我熟練了嗎?
「原來如此」,是在我們了解某一事件的讚嘆,多少次我也曾讚嘆過我人生的「原來如此」,而這些不同程度的累積,讓愈來愈明白的信念存在著。原來,原來.........若是原本就該如此,而就找會本性,就會找到如來,找到真義。
常與同事分享的,只有禪宗是唯一在日常生活中還在修練的宗教,生活就是修練,每一次的呼吸都是有意識,許多的無意識都在觀照下,成為自己照見本性的線索。靜下心來,慢慢呼吸,生活就是禪,生活就是美........
我訓練了多久了?在一次夢中的自我對話中,我問我自己,我練了幾輩子了?能清楚自己每個念頭?能知覺每個動作?我練習了多少的人生?我熟練了嗎?
「原來如此」,是在我們了解某一事件的讚嘆,多少次我也曾讚嘆過我人生的「原來如此」,而這些不同程度的累積,讓愈來愈明白的信念存在著。原來,原來.........若是原本就該如此,而就找會本性,就會找到如來,找到真義。
常與同事分享的,只有禪宗是唯一在日常生活中還在修練的宗教,生活就是修練,每一次的呼吸都是有意識,許多的無意識都在觀照下,成為自己照見本性的線索。靜下心來,慢慢呼吸,生活就是禪,生活就是美........
2013/11/4
As your wish
As your wish
一張開眼,這個瞬間許多事情在我們身邊發生,呼嘯而過的救護車,來往的車潮,來不及的上班時間、星期一滿桌的公文待處理….,好煩。
除了這個之外,沒有其他東西嗎?窗外微風輕撫雨豆樹的葉子、黑板樹樹幹上啃食著的白蟻、輕舞的蝶群…..,好快樂。
我們可以選我們要注意的東西看,我們可以選我們要的心情
2013/10/20
「指月之手,非月非佛」
情境間轉換,場景看似沒有規則地抽換著,虛幻與真實間誰也說不上來,我是誰?我在那兒又是誰?我在這兒真的是誰?幾年前,也曾試過在這樣的「精神病」中渡過數日。但學會「臨在」我的,如何看待這些事,又有不同的角度,不再懼怕,不再憂心,實際上,這都有它的道理在,細細拆解,蘊含暖暖意涵。
不可思議的幻化,有意識地操弄,無意識地支配,這就是我們的世界,我們所創的世界。
也難怪怕人走失,在這樣的情境中,一下子就會陷在時間的迷途中,找不到任何可以捉得住的線索,難怪許多宗教中都會提到,這些幻相均是虛妄,不可執著,不可陷入。因為怕所以跟著相同法門的人,無法臨在,無法自覺,而找不回回家的路,進而成為別人口中的走火入魔。
這是應該要擔心,但也絕非禁止靈性開展的藉口。走菩薩道一定成不了菩薩,因為你是你,你有你在其中得道的智慧之點,但絕非別人走的道。你可以學佛,但你依佛道也成不了佛,「指月之手,非月非佛」,觀指?觀月?觀佛?循著這條路去吧。
所有精神價值的話都只是暗示!而別把暗示當真........千萬別去拜手指
所有精神價值的話都只是暗示!而別把暗示當真........千萬別去拜手指
只要方向對了,任何一種方式都是對的,只是經歷的實相不同罷了!
2013/10/13
2013/10/10
夢中蒼老視野
夢中,有點傷感,鬱鬱的心請讓整個夢的顏色都有點灰濛濛的,若是說夢是讓人在不同空間、時間中預習與複習的行為,那這個不知道是「預習」我這輩子的人生,還是「複習」我過往的人生?
怎麼看都好,至少是很難得的經驗,讓自己能由老年人的角度來看目前的人生,由風燭殘年的目光來看孤寂的落日餘暉。夢中一輩子的教學生涯,往前一幕幕地呈現,對夢中的我是回顧,對我而言是預知,細節我怎麼也想不起,存留在心中的只有一絲絲的無奈,對人生的無奈,還有層疊厚實的孤單。
只是夢中的我努力保持警覺,但仍被情緒帶著走。
感謝這次夢境讓我在面對這些問題時可以更有勇氣,下回,我單獨面對這些人生的課題時,我能更有大智慧地來面對。希望我年老時,還能利用當下的力量,讓每一個都充滿感激的恩寵,用最愉悅的心情,遊戲人生。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