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8/17

大無知PK小無知

愈來愈老,我覺得我是如此的無知,成就現在我,或許只是比較幸運與豐足。

面對行為態度不符合社會標準與價值的人事物時,我們匆忙地以『道德』、『正義』、『社會價值』回應眼前出現的一切。

那些不堪的學生,那些不符合禮教規範下的孩子,我知道他們很難讓別人接受,因為他們不討喜的眼神和態度,真的讓人不想親近。

但是我想問的是,我們都是一直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在幹嘛?我們沒有一時半刻進入困惑中?我們一定經歷過困頓,甚至如果我們曾經一度生命中一團混亂,亂到連正常作息都無法依循常規,如果我們曾經有憂鬱到連自己都討厭的經驗,將這些經驗放大10倍或者百倍,或許就是我們眼前正想放棄那一位學生目前遭遇的狀況。

每個人身上都有相同的元素,偷懶、自私、勇氣...元素,元素包含的多寡不一形成不同的我們,看到那些學生不就是看到我們自己?

社會價值下,有好小孩壞小孩,
天地大道之下沒有好壞之分。

『神性』是存在所有的人事物當中,我猜若以神性的角度來看對待沒有亮燈的靈性。 他們都充滿神性。

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看到人性,而不是只看到學生;我們可以看到靈性〈雖然他們常黯淡無光〉,而非單純看到學生的行為。

就如同克里希那穆提到的『以眼睛後面的眼睛看的世界,因為我知道我是多麼地無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