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7

行為舉止會產生對外的符號

今天帶學生戶外教學,回到學校的時候,一位女同學拿著一份食物與我分享,她說:「老師這一份給您,我多買了一份。」 這樣的學生是少數,所以與她多聊兩句。
原來他從小在菜市場幫忙,從小耳濡目染市場內許多該有的人際互動技巧,她的母親就告訴他多一點東西與人分享,多送點蔥、蒜給別人,我們的生意就會愈來愈好。菜市場簡單的道理應該也能夠適用在這個社會上。

這個故事並不是要同學逢年過節送老師禮物,我是要讓你知道,能夠做這樣舉動的人會與一般同學不同,讓人感到窩心。
每個人的行為舉止會產生對外的符號,有些人符號鮮明,就特別吸引人注目。

2017/10/23

不要用力不要努力

好久沒有跑超過10公里了, 不管心裡還是身體早就怠惰了,從交大校區開始,一路上天氣涼涼的有太陽但是卻不覺得熱,路上覺得速度保持得還不錯。
丟了問題讓它在腦子中繞, 『什麼叫不用力』, 身體用力了表示有些地方是勉強的, 如果心努力了表示有地方是委屈的, 就只管跑步,給心裡面一個小小的指令,我想要 10公里在一個小時內完成, 讓我的雙腳自己去表現, 很舒服的感覺順著「本性」去做事情 沒有用力反而更快。

讀書做事道理是否相通?
克氏文中提到:
有一種完全不需要奮鬥的生活方式,就像一朵百合,一朵生長中的花朵,它從不奮鬥,它只是純然地活著。它本來是什麼樣子就是什麼樣子,這就是完善。但是從沒有人這樣教導過我們。

2017/10/20

若萬事萬物都是常態,那何來意外

當自己不可一世的講道理的時候,別人其實在不當一回事的聽著你的道理。


而這就是認知落差,而這也是常態。
若萬事萬物都是常態,那何來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