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3/24
最後的馬拉松 活著:與眾不同的勇氣
最後的馬拉松,很早就想看的影片啊,很巧的就在今天晚上MOD居然有播出。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部影片的重點,不是跑步這件事 ,人內心的空虛、無助與挫折感,而若每個人的自我挑戰,都讓旁人不斷的削弱,都只能屈服於別人的安排,那多可怕,直到有精彩的亮點我們才有算是真正的活過,這一閃一滅之中,我們死去了多少次?我們活過來多少次?
這一次我希望我能夠亮的久一點。
刑罰般地每天的精神折磨,那老人院不就是我們現實人生的寫照嗎?只要有人想逃離,我們就會反對,很多人可能是我們的親人,可能是我們的最愛。
千萬別停下來,千萬別停下來不思考,千萬別停下來不創新。
我們都能影響別人,我們都能帶領別人,我們被影響,但是我還是能影響自己與別人,就算在夢中、就算在學校、就算在家庭,我們都能夠,跑出自己的人生馬拉松,觀眾最少也有一人,永遠的忠實觀眾,你自己。
知道哪一天我們再沒有勇氣留在這個世界我們自然會離開,人不是老死、病死,而是是覺得在人世間失去了存活的勇氣與意義。
2016/3/16
「單車失竊記」 心札
該記得的,總會在適當的時候讓你記起來。
上週,誠品書局中,讓我想起了這本書。
讀到好書總是急著想吞噬每個文字,也當在到了最後一章才驚覺已到末了,那意猶未盡的不甘就又會再襲捲而上,而當然趁著此時寫下尚存的書本回憶也是最恰當的。
單車,只是文中的主軸,但要說的重點其實是人。
只有車的存在,就不會有故事,沒有了故事,就失去了讓人想熬夜讀完的衝動。
「正常人」不會抱著單車的百科全書徹夜不眠,但正常人可能會抱著這本書捨不得睡。
這樣又落入了二元對立,也或許我才是另一種不正常的人。
好多的故事繞在一起,或疏或密,被餵養得有點撐時,馬上換場換角。就像是餵小孩一樣,一不小心就把一整碗的飯都吃完了,而我也不小心把書看完了。
其實不單只有單車、有蝴蝶(之前他的作品蝶道也讓人感動到翻過去)、大象、猩猩、原住民,更有台灣、日本、中國的史料。都讓狹隘視野的我,再開了好多窗。(只不過用平版看,讓我的視力又退化了一點)
資料夠多,就能串起一些故事,想像力夠精采,就能架構出動人的畫面。
最近取得了一些舊資料,妄想著能想篇小說,讀著讀著,想才知自己手邊的資料是多麼薄弱,根本無法撐起整個劇碼。
感謝好書,感謝身邊每一份讓人視為「細小而巨大」的事物。下回我騎上我的單車,一定又會多點什麼了。
2016/3/8
三個智慧 -RUMI
2016/3/6
生命閃滅之中的追尋
『最後的馬拉松』,很早就想看的影片,很巧就在今天晚上MOD播出。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部影片的重點不是跑步這件事 。談到了所有人都面臨到的『內心的空虛、無助與挫折感』,而若每個人的自我挑戰,都因為旁人不斷的削弱,最終只能屈服於別人的安排,那多可怕。
直到,有精彩的亮點、有動容的事件,我們才算是真正的活過,這一閃一滅之中,我們死去了多少次?我們活過來多少次?
這一次我希望我能夠亮的久一點。
身陷地獄般地,每天精神折磨,主要的場景『老人院』不就是我們現實人生的寫照嗎?
我們做著苦悶的工作,以為這就是我們的唯一,都忘了我們都有夢,每當只要有人想逃離,我們就會反對,就會阻撓,這些很多可能是我們的親人,可能是我們的最愛。
千萬別停下來,千萬別停下來不思考,千萬別停下來不創新。
我們都能影響別人,我們都能帶領別人,我們被影響,但是我還是能影響自己與別人,就算在夢中、就算在學校、就算在家庭,我們都能夠,跑出自己的人生馬拉松,觀眾最少也有一人,永遠的忠實觀眾,你自己。
知道哪一天我們再沒有勇氣留在這個世界時,我們自然會離開,人不是老死、病死,而是是覺得在人世間失去了存活的勇氣與意義。
2016/3/1
最簡單但是容易忘記;最難是因為忘了它的簡單
拆下了輔助輪,當不再害怕的時候,就是將要學會的時候。
跨上車,踏下踏板,女兒直接就會騎了(雖然還不會轉彎,還笨拙地邊騎邊叫爸爸)。看似不起眼的事,卻讓大人、小孩都興奮不已,也翻出自己藏私許久的回憶。
第一次見到女兒誔生,我和老婆抱著初生的嬰兒,對她說:「只要健康快樂就好了...」。
第一次見到女兒走路,我和老婆抱著稚嫩的小娃,對她說:「只要健康快樂就好了...」。
而這次我也要再檢查自己的初衷,也是一樣要和女兒說:「只要健康快樂就好了...」。
這兩項最簡單,也最難。
最簡單但是容易忘記;最難是因為忘了它的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