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7/26

我的完美日常- 心札

日常,如何完美?

心一直在那個準確的地方,那映照出來的,都會是完美--ABEL Lee(不用查了,那是我本人)。

在看完電影後,睡覺前刮鬍子時,仔細看了一下,我每天用來當作刮鬍子潤滑的是洗手乳,淌淌流出的水在手背上,氣泡顆粒好大顆,這日常是完美? 

或許,有太多的無常會干擾著我們的日常,再怎麼規律的生活都會有突如其來的變化,或許是颱風?或許是撞進我們生命的人事物?或許是那一段過往的回憶,都會擾動著,讓我們的日常離開那準確的地方。

那在哪兒?在每個步伐中、在每個舉手投足中,在樹林微風中,在每次口腔咀嚼中,在每次投入硬幣落下飲料中....。心放在那兒,夠準,就是完美。

光影,新舊,對比在影片中巧妙地出現,孰優孰劣?SPOTIFY中也是找得到舊歌,但對於老人而言,是不同世界。如同影片中所述每個人都活在不同的世界,其中誰也不知道誰如何生活。

那活好自己的那部份,不論職業、不論身份,安時處順,樂自於心中。




2024/7/24

政策慣性(policy inertia)-無住之島閱後心札

感謝舜丞介紹這好書,快速了解台灣近四十年來的政策轉變,用不同角度更有歷史緃深地來看台灣的房地產,這是本好書。

人一定有立場,站在各種人的立場思考,才是全人。看完這書,想順勢談談政策慣性這詞,順便一下:

政策慣性(policy inertia)是一種深植於政治、家庭與人際關係中的現象,它反映了即使在政權更替或責任轉移後,或者小朋友長大為人父母後,舊有的政策和行為模式依然持續存在。我們就成為我們以前討厭的人,不是不願改,而是有其不得不 。

在政治上,新政府發現難以迅速改變前朝政策,因為這不僅涉及法規改變,還涉及整個官僚體系的思維和操作模式的轉變。家庭和人際關係中也是如此,角色和期望的固化,使得即使外部環境變化,內部互動模式依然維持舊有模式。可以這麼說就是“立場不同,看法不同”,人們基於不同立場對同一事物的多樣性解讀,這不僅是觀點多樣性的表現,也是政策改變困難的一個原因。每個人從其立場出發,形成不同的認知和行動模式,即使在政權更迭之後,在那權力位子上,看出去的角度將被窄化或同化,而這些舊有模式也不會立即改變。


從哲學的角度,面對世間的紛爭和不斷變化,保持一種淡然的態度可能有助於在混亂中尋找平和。不是逃避現實,而是以一種更高的心靈層次來觀察和處理世間問題,減少對權力和物質的依賴,因為你看得核心問題,而不會因為別人立場的轉變槌胸頓足,也不會因為看到了與你不同想法的人而睡不著覺。只會在政策和人際互動中尋找到更加平衡心情和諧的方式。


總之,了解政策慣性的根源和表現,通過哲理和高層次的思考來對待世間的紛爭,冷靜和理性的視角來審視和應對生活中的挑戰,認為對的事要做,要不帶情緒地去做,因為要改變慣性,沒有那麼容易,所有的改變都要在集體認同下,才有力量,趨勢力量足夠,順水推舟,自然而成。



2024/7/8

早上打掃

早上打掃

看到了,是對事物有了認真,看到了平日看不到的,就是進步

一早,掃塵除垢,掃了,見本性,除去了心中妄想與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