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6
四念處 / 人生念珠
我們時常會看到有人手持念珠,這動作及持咒,是要讓自己知覺在當下,每轉動一次念珠就是一次將自己拉回正面當中一次,一念萬念,萬念一念。
四念處的作用也是一樣的,「身念處」的出入息的安那般那念就是如此,每次呼吸就像撥動念珠一樣,讓自己 回到當下;每次的感「受」, 苦的、樂的、不苦不樂的都是念珠。每一個「念頭」出現與消失,亦是相同。到最後的「法念處」,則擴大了內外一切,所有的一切都是你的念珠。身體觸覺、觸覺的感受 、內心的起伏、一切大小萬物,都是你回到正念的可愛念珠。
念珠有時不是圓的...按壓時很痛,但一切若視為工具,一切都能幫忙拉回至當下,別浪費了
以假修真,隨時都能修練。
2021/10/3
2021/6/29
洗腦歌曲再起時 / 正念起
有沒有察覺到腦子裡常會浮出一段歌曲,有可能是某一個廣告台詞,當然也有可能是一個場景。
沒有錯,當你有這個覺察的時候代表你的正念已經升起,把覺知拉回來現在正在做的事情,你可能正在辦公,可能正在喝水,可能正在吃東西,然後回來現在正在做的事情。好好的享受、體察、認真現在手邊的一切。你會不斷喪失,但幸好你知道你在思考,幸好你已有正念,來回數百次、數千次,你會有成效,這種練習一定值得。
2021/6/15
不快,變快樂 /疫情札寫
生活的樂事就在當下的這些瑣事當中。
買一杯咖啡很快。煮一壺水、手磨咖啡豆、長嘴壺慢慢沖泡,真的不快。
外面買個便當回來很快。前處理一兩個小時,滷個肉、涼拌菜...忙出來的一頓餐,真的不快。
當我們有了很多時間,開始思考為什麼要那麼快?這麼快的我們,變快樂了嗎?
還是我們錯過了什麼,其實生活的樂事就在當下的這些瑣事當中。
2021/6/9
四念處練習筆記---感謝疫情讓我有夠多時間練習
四念處練習筆記
這是練習心的四個法則,隨便拉一個出來說明,就能寫一本專書(去看看書局架上的心靈書籍,一定離不開這個架構),而這由粗至細的順序,讓大家能從簡至繁地觀察內心,花了近半年的時間弄清楚了四念處的基本要素,試著寫點文字。
1.身念處,以五感去知覺你的存在,或許是呼吸,或許是雨聲,或許是香味,或許是柔順的毯子..,將身體的感受放大,專注在那感受中,一分鐘、十分鐘都好。
2.受念處,所有從五官接受而來的感受,統括能分為,「苦」、「樂」及「不苦不樂」,知道生氣了,就是苦受,知覺喜悅就是樂受,而閒來無事沒有感受就是不苦不樂受(樂受與不苦不樂最難知覺到),三個逐一去檢查,一定能找到你的受念處。
3.心念處,就是念頭,若從身念處、心念處練習至此,你應該能細微地看到念頭,當一個想法升起(想法與感受同,是由你的八識田中萌生的,是記憶中編織而成的世界),你看清楚看到念頭,你甚至能在念頭升起前就知道,你就像站在你頭頂上的教練,喊著:「又來了哦,小心」。
4.法念處,指的是一切諸法。所以在此就是「全方位」了,身受心的一切,都知覺感受,不分粗細,都在當下,都清楚明白,這時,你就知道你正在吃什麼,那風是涼風,念頭收攝在一切發生的那當下,無法言喻。
一定要試,難怪佛陀死之前還不斷提醒,就是練這個,這是唯一解脫之道。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