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6

『應然之事』?『不然』?

段考日,發考卷時,我常提醒同學:『已發考卷,請安靜』。這是身為人師的職責與正義,深怕學生吵鬧影響他人。

這次監考,我丟下這份自以為『應然之事』。

每班發下卷子後,我笑而環視。縱然有少數同學碎唸聲。但班上自衡、同學間制衡的力量,微妙而自然地引導所有人至『應為之道』。

或許,以前我太「急」。或許現在我太「皮」。都好。

2018/1/13

以事喻道 >『為了朋友』的內心對話

以事喻道 >『為了朋友』的內心對話

事情只要情緒起伏了,就要讓事件在心中繞三圈,看看能留下什麼。看看哪些卡住的情緒。

有位同事很有影響力,但只是用影響力把他的憤怒傳染給人,要大家跟著他表態,而這或許只是他內心是恐懼的表徵,這種對比式的情緒總是同時出現,而人不自知。『凡是需要別人給你來讚聲支持的人,都不會是最堅強的人。』

而我呢,在這一局中的表現如何?我清楚以戰止戰下的後果,我也知道模糊焦點後的問題,甚至在我的認知中,大炮回應只逞一時之快。視野高度不同,作為當然不同。廢話一堆,竟然我也加入戰局?

我被恐嚇了...,那句『不出聲挺就不是自己人」,在我心中迴盪許久,我怕?怕不被當自己人?我要從自己人的框框中得到什麼?我沒了這朋友又如何?是珍惜?是憐憫?我只知道,和這樣的朋友相處是有壓力的。而我由此又見到自己脆弱的一面,那種苟存的委屈,這是我不願見到的自己。因為我做了我自己最不想做的事,為了朋友。這局,我有待加強...。

2018/1/2

牧蜂人-振元蜂業阿澤

牧蜂人-振元蜂業阿澤
他是我們的歸農的好朋友,是遊牧民族,更是低調小心的「牧蜂人」。

他比任何吃有機蔬果的人更重視有機無毒,他必須小心地選擇極友善的環境, 因為一不小心他的員工就回不來了。若是中了慢性農藥,則常在蜂箱前痛苦掙扎,當過『救護車急救員』的他,也束手無策。

低調,是因為許多人對蜜蜂不認識, 他常常會成為過街老鼠, 找選擇環境適合,偏僻小路才能到達的倉庫廢墟,他才能安心。
他有二百箱蜂,一箱三萬隻計算,他僱數千萬個員工,不用給勞健保,沒有一例一休的問題, 只要用心的照顧,花粉、花蜜、蜂王乳天天進帳。

早晨,天微亮,千萬大軍準時出發, 採集花粉、花蜜順便幫植物進行授粉。 他傻笑著說:「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員工對這個環境有多大的貢獻」。 又說沒關係,對的事情他會繼續堅持,繼續做。

每年秋天,身為台南人的他就選擇歸仁大潭這個好地方隱身過冬。 他不是我們歸仁在地的返鄉青年,沒辦法在地的原因,是因為必須按照季節花期在各地。好吧,那這樣他可以算是我們台灣在地的返鄉青年。

若有機會遇到,他會用台灣國語、鄉土詼諧的口吻和你聊聊,聊聊他最可愛的員工們, 最後你一定會愛上這一群可愛的小蜜蜂。
謝謝每位耐得住辛苦的『牧蜂人』。

2017/12/30

小二的哲學課:換句話說,美與醜都好,多與少都對。

女兒對我說:『隔壁鄰居大姊姊跟他講他只有一塊錢,好少喔。』 女兒回覆他:『唉!一塊錢,多或少要看用哪一個角度,對一個乞丐來講是多的。對一個有錢人來講,是很少的。要看你從哪一個角度看喔!所以,一塊錢不算多,也不算少』

我回他:『孩子,其實, 一塊錢,對台灣的乞丐界真的算少哦....』不信下回你給乞丐一塊錢試試。

而且,鄰居姐姐一定被我女兒搞得很煩。最近聽完莊子的女兒,更愛辯了。

                 『用與無用』
惠子謂莊子曰:「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臃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規矩。立之塗,匠者不顧。今子之言,大而無用,眾所同去也。」
莊子日:「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換句話說,美與醜都好,多與少都對。

2017/12/21

音樂vs蜜蜂的愛情夢

今天下午聽到了一段淒美動人的愛情故事。 我試著把它變成文章..

.......我是分隔線.......

曾經有一個美麗的音樂仙子,她幫我編織綺麗的夢,她說畢業證書可以換結婚證書,所以我進了補校。她說蜂蜜甜,就像我們的愛,所以我開始養蜂。

最後我畢業了,畢業證書拿到了,結婚證書卻變成愛情的結業證書。

美妙的音符常常會出現, 在蜜蜂的嗡嗡嗡翅膀拍打聲音中,聆賞到我生命的第二、第三樂章...。

一日,嚐著蜂漿玉露,甜甜的味道中,帶著酸、帶著細細的苦。原來, 是小花蔓澤蘭的蜜。
人生如同蜜蜂採回的蜜源,不全然、不必然如此,而這才是自然。

我和我成千上萬個員工們,我們會繼續繼續吟唱著這一段,音樂的愛情夢,繼續未完成的樂章。

2017/12/15

沒有永遠的老師,沒有永遠的學生

很久沒有見面的夜校學生, 因為養蜂的計劃和他重新接上線, 今天看他口沫橫飛、熟練地介紹養蜂的技術, 一些數據專有名詞對他來講就像是順口溜,對我們而言,這是另一個國度的語言, 讓我想起了每次在段考前, 他常常眉頭深鎖都說他記不起來。而這回換成是我皺眉了,這角色互換得很有趣,也很精采。 沒有永遠的老師,沒有永遠的學生。今天這『學生老師』表現100分。

2017/12/11

生來,一定有用,看是用哪個角度來看,都有存在的必要。

再次造訪川文山,這私人的林地,因為高大的林木而吸引人前來運動。但仔細一看整個山頭的桃花心木,蛀滿了白蟻。再來可以猜想,這山林應該撐不久了。

繞到了山的另外一頭,很明顯看到另一邊種滿各式雜木的林地。雜樹林裡面當然也有少數幾 棵桃花心木,但在這兒桃花心木卻是很健康的。

為了證實自己的想法,查了一下:

白蟻生活的營養物質主要來源於植物和木材的纖維素。但並不是所有植物都是白蟻的取食對象,在食料極為豐富的情況下,白蟻仍有一定的選擇性,多偏愛含糖分、澱粉、帶芳香的植物。因柚木、鐵木、苦楝、荔枝、柏木以及它們的木料製品內含有萜烯醇物質,白蟻一般不取食,當然在食物單一的情況下,白蟻對食物也沒那麼計較了。



單一樹種,是人類想要控制大自然的一個手段,因為碩大它看起來很美。當整座山的白蟻沒有其他選擇,只好吃這裡唯一的桃花心木,別怕白蟻。而這種干預自然的方式很漂亮,但是很不自然,不自然到連老天爺都看不過去。派出了白蟻大軍,通通吃光這片山林,讓人們知道,各種看似沒用的雜木有存在的必要,看似沒有用的人,在這世界中仍有存在的價值。

生來,一定有用,看是用哪個角度來看,都有存在的必要。

用這角度來復習道德經第二章,更有fu了

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爲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
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爲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