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很神奇地讓家人間的情感距離變短了,對話變多了,思考的時間變多了,散步時間變多了,靜下來讀書的時間變多了(因為一直看手機和電腦眼好痛)。
從小,我的心總是在外頭,假日都只想往外跑,一直想探索,一直想多看。
感謝疫情,讓我活動範圍縮小,小到讓我只能慢慢走。
感謝疫情,讓我視野變大,大到一切都精采的風景。
欲望,是種「想」,對於修行者而言,想不是壞事,當然慾望本身也不是壞事。那,為何要練習無欲則剛,而身而為人,怎可能無欲。
沒沒欲求,你不會去找份好工作。
沒有欲求,你不會想要去要求學生的行為。
沒有欲求,你不會開始身心鍛鍊。
沒有欲求,你不會去借一堆書來看。
這陣子,開始接受了不同的金錢觀,自覺對於金錢欲求變大了。這種行為與原始認知上的落差讓自己有點矛盾。早上,想通了一些觀念。
既然色、受、想、行、識均是空性與中性,均要加上「我」的概念才有好壞對錯,進而才有執取。那欲求也是,沒有了色、受、想、行、識,人就不會是人,而我錯誤地要除去這些屬於人的元素而忘了正真影響的,「我」的概念。
調整一下:
有欲求,去找份好工作。但不執取,不因欲求求不得而得失
有欲求,要求學生的行為。但不執取,不因欲求沒有達標而難過
有欲求,開始身心鍛鍊。但不執取,不因欲求不得而挫敗痛苦
有欲求,去借一堆書來看。但不執取,不因欲求不如願被還書日期追著跑。
去這兒釣了三四次了,從沒有釣上魚,有欲求,但無執取則剛。
你有聽過小天使、小惡魔的故事?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讓自己做出正確決定的小天使,也有讓自己壞事做盡後悔莫及的小惡魔。那年我在嘉義教書,我曾耳提面命要同學好好聽小天使的話。
最近把細部覺察與這個故事仔細想了一遍。也弄清楚了念頭的處理順序,也了解當年為何那麼多學生聽完我講的精采故事,還是沒有好好聽小天使的建議。
步驟一:我們必須要知道,腦子裡面不會只有一個聲音(知道有小天使與小惡魔的同時存在)
原來當年學生腦子裡只有一個聲音,去玩電腦吧(當年手機會不普遍),去睡吧,別讀書了..............。
步驟二:要搞清楚誰是小天使、誰是小惡魔(失去了正知,你不知道聽誰的話)
叫你抽菸的人應該不會是小天使,叫你傷害別人的,應該不會是小天使。搞清楚的小天使、小惡魔誰是誰。原來很多人搞錯了,聽了錯誤的建議。
步驟三: 選擇小天使
這就容易許多了,當你清楚知道哪些會是苦,知道貪愛是苦,知道所執是苦,你自然會選天使。若你知道眼前這碗是高營養的大便,你還會吃?它再營養你都不會吃。
搞清楚念頭,就不會再陷入無明之中,不知道你現在是處於哪一個階段?
不算放假的週末,親師座談後、隔天要高雄上課的晚上,看了一部能讓自己思考的電影。
還在回程路上認真討論著影片的內容,胎壓偵側亮了灯,沿著google地圖上輪胎行的小紅點,週六晚上多數的店家早已休息,一路上找救援,一直撐到了大湖,終於得救。
一個被google地圖標錯位置的輪胎行,一個木枘的老闆,糟糕的環境、蚊子多到嚇人的場所、讓人反胃的狗味飄散。還好,如同在大海的浮木,就算是再破的木條,一手捉住了,也只能感謝。
還好有各行各業克盡職守,還好過程中心念頭不亂。
還好胎壓夠撐到店中,還好能補好胎順利回家。
雖有諸多不順,隨順因緣,如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