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7/6

D284 「知天之所為,知人之所為者,至矣。」

可能是突然的神經打結,我要連續一年每天寫一篇文章,讓每天流經腦袋中的靈光乍現有機會用文字方式出現。逼自己在一切「日常」的生活中找到「不平常」。

-------------------------------------------------------------------------


D284:108/7/6
距結束天數:81日

教育有用?無用?放學後的茶桌又談到了老話題。但也藉此探得更深,也逼自己用不同素材來思考如何再論。

假說一:教育無用論
一切依天道率性而為,那教育也道真的無用,因為再怎麼教都會繞回到人性。

假說二:教育有用論
一切在腦迴路建立後,慣性也將形成,那教育也就有用,因為腦迴路成立就不會只有單一一條路,當能選擇了,一切都能趨吉避凶了。


我的腦子裡出現兩股強大的力量互相消長,一個是基因中設定好的藍圖、一個是外塑行為的教育。在互相拉扯下,有些人不理會教育,那就順著本性長,有些人順著教養則逆著本性而活。

我們也看過逆著本性而過得心情鬱悶的人,也看過不受禮教而與社會不容的怪咖。或許一切都沒有定論,順或逆也都端看你的信仰,『信仰教育』的人可能會打罵皆來,『信仰本性』的人也可能陪伴等待,而信仰都沒有對錯,也只是立場的選擇。

這個時候孔子的「因材施教」又出來亂,除了教育者有信仰的差異,連受教者也有「吃哪套」的人格特質,搞下去又更亂了,一生二,二生四,又生四象八卦,最後萬物生....。也是如此才有萬象精采。

就如同霍金花了一輩子想找出「宇宙的方程式」,找出那條能解出所有問題的方程式,最終還是敗給了無常的天道。

人生的歷程的確會再返來復去,而這就是道之動,這也是自然現象。莊子曾說:「知天之所為,知人之所為者,至矣。」我偷拿這句話來用,天即為本性,人即為教育,我們都知道本性與教育的作用及局限,那就夠了。

ps.再外加一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不用耗盡心思去了解別人,能自知後,一切都能明。






2020/7/5

D283 對每個人都好奇,對每件事都覺得有趣-大岡山陪吃飯

可能是突然的神經打結,我要連續一年每天寫一篇文章,讓每天流經腦袋中的靈光乍現有機會用文字方式出現。逼自己在一切「日常」的生活中找到「不平常」。

-------------------------------------------------------------------------


D283:108/7/5
距結束天數:82日

今晚參加女兒古箏班的聚餐,我只是陪客,但愛聊天的我,卻反客為主,都是我在聊。
女兒是班上年紀最小的學生,其他都是略有年紀的社會賢達,想不到女兒還會想參加這樣的聚會,地點在大崗山的雲起時,不得不當司機,陪著去吃喝一番。

原來沙崙有這樣的中小企業,竟然製作著日本救生帶。
原來物產管理的人是這樣謀生,對於台南的房市還是看好,原來安南區的房子漲成這樣了
原來空巢期的父母是這樣的。

對每個人都好奇,對每件事都覺得有趣,少說話,多引導別人講,我們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多看多聽。





D282 練習吧,我們通常只練身體,少有人練心。

可能是突然的神經打結,我要連續一年每天寫一篇文章,讓每天流經腦袋中的靈光乍現有機會用文字方式出現。逼自己在一切「日常」的生活中找到「不平常」。

-------------------------------------------------------------------------


D282:108/7/4
距結束天數:83日

終於讀完這本書了,「大腦升級2.0」是一本神經科學的書,它提供了科學的角度來看人類的行為,如同書中所示,鍛鍊是能使自己更強大的。

技藝能透過練習,我們能加快速度,能更有效率,減少迂迴無用的動作。
心念也能透過練習,我們專注在新的價值觀,練習著新的思維,應該也能如同動作一樣,更有效,更心安,更平靜。


記下書中提到重新連結大腦的四個步驟
1.聚焦(Focus)
2.努力練習(effort)
3.輕鬆自如(Effortlessness)
4.堅持不懈(Determination)


練習吧,我們通常只練身體,少有人練心。
方法都一樣,只是方向不同,一個往外,一個往內。



D281 如來如來,如此本來---堂哥在美國一切平安

可能是突然的神經打結,我要連續一年每天寫一篇文章,讓每天流經腦袋中的靈光乍現有機會用文字方式出現。逼自己在一切「日常」的生活中找到「不平常」。

-------------------------------------------------------------------------


D281:108/7/3
距結束天數:84日

老媽提到在美國的堂哥,在台灣一切如常生活的我們,忘了在國外還是有很多人受疫情影響,這會持續多久?當世界變成了地球村,其他人生活就與你產生了聯結,而我們如何自處?

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

正好學生和我說著他重新回到他想離職的工作,心境一變,竟然愛上了這份工作,安時處順,從心理學家來看,可能是適應了,可能是無力了,但也可能是對於追求的事物有變,少了一點高潮的追求,多了一點恬適的釋然。

而面對疫情也是如此,面對無常,不也只能如此應對,如來如來,如此本來,本應以自在之心觀之,適之、順之安定已心,從容以對,那就能如常吃飯、如常生活。


ps.堂哥回我訊息了,在美國還好,只不過都待在家中。

2020/7/2

D280 很開心能保持無知,讓我們能再走再訪每個有故事的地方。-鹽埕區

可能是突然的神經打結,我要連續一年每天寫一篇文章,讓每天流經腦袋中的靈光乍現有機會用文字方式出現。逼自己在一切「日常」的生活中找到「不平常」。

-------------------------------------------------------------------------


D280:108/7/2
距結束天數:85日

對一個地方的觀察,是要不斷貼近,不斷以不同身份靠近,以不同生活模式體驗,才有可能接近原貌,而這個原貌也只是接近,我想除了老天爺之外,沒有人能擁有全貌及完整視角。


鹽埕區,去過幾回,因為大學同學住那兒,我們有了在地人的角度能近看這一區。這兒有很多美食:冬粉王、大胖燒烤三明治、雞絲麵、阿婆冰,阿棉麻糬...。也有很多文創的商店。

這一回再去,想換個視角,上網找了資料,發現了吧女變王妃的故事,讀到了SKB的資料,更重要的是惡補了當年228事件在高雄的細節,原來那晚我獨坐的獨坐的歷史博物館,是當年最多人死傷的市議會,原來歷史一直在重演,原來人性一直都沒有變。

很開心能保持無知,讓我們能再走再訪每個有故事的地方。



2020/7/1

D279 病灶本來就會存在--唱針一到那兒,異聲就再起,聽歌的只好接受

可能是突然的神經打結,我要連續一年每天寫一篇文章,讓每天流經腦袋中的靈光乍現有機會用文字方式出現。逼自己在一切「日常」的生活中找到「不平常」。

-------------------------------------------------------------------------


D279:108/7/1
距結束天數:86日

手臂的舊傷隱隱痛著,是沾粘了吧?這麼久了,肌肉、肌膜與骨頭間原本就有雜聲異音的部份更嚴重了吧。

最近調整著自己的頸部姿勢,發現原來肩膀的舊傷也與自己頸部僵硬有關。小時候,大人總是說著,有傷要看好,不然日後會很麻煩。現在知道報應了。

但我想問的是:「受傷怎麼知道已全好?」、「受傷時,其他部位的代償性讓你以為全好了,怎麼辦?」

或許根本沒有辦法全好,或許病灶本來就會存在,它就像是壞掉的唱盤,唱針一到那兒,異聲就再起,聽歌的只好接受,接受了,那歌一樣好聽。


D278 植物不開花時總是讓人認不出來,人沒有遇到喜憂之境,也難看到其本性。--紫薇

可能是突然的神經打結,我要連續一年每天寫一篇文章,讓每天流經腦袋中的靈光乍現有機會用文字方式出現。逼自己在一切「日常」的生活中找到「不平常」。

-------------------------------------------------------------------------


D278:108/6/30
距結束天數:87日


怕漏掉鹽水溪畔接連開花的植物,不得不快補上文章。十多年前,經由荒野的伙伴介紹,第一次見到紫薇的種子,那時,將掛在耳垂上,紫薇耳飾讓我留下印象。

一直念著這美麗的植物,在開始觀察身邊的植物後,在每日往返的路途上,竟然出現了,植物不開花時總是讓人認不出來,人沒有遇到喜憂之境,也難看到其本性。

紫薇花期長,有「百日紅」之稱,這三個月也是白居易吟詩的時節?「絲綸閣下文章靜,鐘鼓樓中刻漏長;獨坐黃昏誰是伴,紫薇花對紫薇郎。」白居易巧妙地把心思喻意為紫薇,是低調的驕傲?是略有不甘的心思?或許只有紫薇郎自己知道。

紫薇依花色品種不同,而有不同名稱:紫薇、翠薇、銀薇、赤薇等,而也與大花紫薇、九芎長得有點像,反正灌木、喬木就分大小紫薇,九芎就從樹幹分。

紫薇,連續劇中的名稱,終於貼近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