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7

D44 基因窄化的蝦子與大腦

前情提要:
可能是突然的神經打結,我要連續一年每天寫一篇文章,讓每天流經腦袋中的靈光乍現有機會用文字方式出現。逼自己在一切「日常」的生活中找到「不平常」。
---------------------------------------------------------------------------

D44:108/11/7
離結束日:321天後

前陣子跨群科研習中,聽到了水產養殖用到的專有名詞-基因窄化。
業者蝦池中純化的泰國蝦,自行育種,有蝦體弱小化的現象。稍微查了一下網路資料,窄化又稱弱化,有些在說孔雀魚養殖提到的文章。純化是為了確保血統完整,為了一致性,就開始違反了自然法則,純到了頂,就開始弱。

這句話很有趣,人際互動的同溫層不是如此?目前社群媒體不也投其所好地純化訊息來源。

我們再純化,也將弱化,不只視野弱,生命強度更弱。

2019/11/6

D43 online 中

前情提要:
可能是突然的神經打結,我要連續一年每天寫一篇文章,讓每天流經腦袋中的靈光乍現有機會用文字方式出現。逼自己在一切「日常」的生活中找到「不平常」。
---------------------------------------------------------------------------

D43:108/11/6
離結束日:322天後


今天和學生談到「賽伯格」,這又稱改造人、生化人。是機械化有機體,是以無機物所構成的機器,作為有機體(包括人與其它動物在內)身體的一部份,但思考動作均由有機體控制。通常這樣做的目的是藉由人工科技來增加或強化生物體的能力。

這好像很科幻,但人類已經大量使用科技在我們身體,人工心臟支架、人工關節、眼鏡、假牙都是,都是屬於科技人的一部分。當我們在擔心生化人對世界影響的時候,我們一直都享受著機器或科技協助人類肉體不足所帶來的好處。

上課的時候突發奇想要學生想一想,未來世界可能還有「賽伯格」出現。學生提到,搞不好之後拿手機是很落伍的事,因為人們早就植入電腦晶片,我們自帶一台電腦在我們的大腦中,眼睛中看到的除了現實的生活,還會有電腦的螢幕同時出現,所有不懂的,直接連上網路,用意念去google。

所以如果你在路上看到某些人一直點頭,不要嚇到,其實他是在instagram按讚 ,看到有人一直在搖頭晃腦也千萬誤會,他在滑下一頁,一直滑不到他要的那頁,只好一直搖一直搖......。

很多以前的疑問都解決了,或許我們看起來怪的人,其實他們是比較先進的,是早就有與眾不同的能力,早就植入了與我不同的晶片,早就online了。

2019/11/5

D42 無的雜想

前情提要:
可能是突然的神經打結,我要連續一年每天寫一篇文章,讓每天流經腦袋中的靈光乍現有機會用文字方式出現。逼自己在一切「日常」的生活中找到「不平常」。
---------------------------------------------------------------------------

D42:108/11/5
離結束日:323天後


無,在無邊無際的空間當中,是一個幻化成為球體狀的一個能量集合點。虛無當中,神奇的圓球就是我們的元神,外神之外,漂浮著許多大大小小的實相,念頭一到,心就去勾著那些意念,空無由空而來,在物質界中,它會害怕掉進虛無的空間中,不自覺地,貪著、捉著一堆情緒,拉了兩個、三個 、四個...。拉到它再也長不長不出多餘的手來抓出多餘的事情。

終於有一天有這樣的機會,我們的元神開始一一的放手,一件一件事情的放掉,在所有的事情所有牽絆著我們的情緒,一個一個慢慢地的剝掉。它將會發現不會掉進無底的深淵,反倒是,元神能夠自在翱遊虛無的空間當中,不受牽絆。

愈來愈能享受練無化虛的過程。

2019/11/4

D41 混搭心,混搭人

生命與科技倫理課堂心得

前情提要:
可能是突然的神經打結,我要連續一年每天寫一篇文章,讓每天流經腦袋中的靈光乍現有機會用文字方式出現。逼自己在一切「日常」的生活中找到「不平常」。
---------------------------------------------------------------------------

D41:108/11/4
離結束日:324天後

幾堂課下來,課程中提到許多之前沒有思考過的問題,其中對於基因、複製人、賽伯格感到非常有興趣,也把這些議題放在心中想著,觀察著身邊的人事物,這些老師利用來讓我們討論到的議題,原本是陌生的(還真的不熟),原來以為與我們生活是遙遠的,但拉回到人的價值、人的尊重...等。這些問題其實就天天出現在我們身邊出現了,到底身邊的所有人,有哪一些我們忽略,而沒好好把他們當作是一個個體對待 ,沒有尊重人的靈魂?

那一天在一間的東南亞食品行逛著,賣場很大,也沒有什麼人,我見到了一群外勞迎面而來,我下意識地選擇把推車轉向換另外一個購物走道,我突然想起來,我竟然和「別讓我走」影片當中的人們一樣,他們面對複製人,只把他們當作利用的工具,沒有考慮到他們也是人,他們跟我們都一樣,他們一樣有靈魂有創造力有被尊重的價值。我面對外籍勞工,竟然也是如此的粗鄙。

我們對於相較於我們的「人」,常視其為可以使喚的工具,我們真的有如此的高貴嗎?我們真的有如此的與眾不同嗎?外籍勞工只不過運氣差了一點,生長在較不先進的國家,他們難道比我們低等?難得沒有比我們更努力?我們的牽到上帝眷顧的手,在較好環境社會當中,我們比別人多得到了一點資源與機會,就只是如此罷了。

而再類推遠一點,在親子之間,我們只不過早一點點來到地球,難道我們就認為我們可以恣意妄為的去控制比我們晚到的小孩?雖然他們是為不成熟的個體,但大人總是為了管理的方便,利用我們認為有效的方式控制及對待。很少聽他們的需求,很少仔細將他們當作一個高貴的靈魂來看待,只認為他們不懂,他們還小,只有父母才是唯一的真理。

一個人的價值很容易討論,簡化過的是非對錯問題很容易,但一群人的價值加入了社會問題稍微又難了一點。再加上的我們沒有辦法認同的族群,不熟悉的價值觀念人,那這一道題又困難的許多。複製人的問題,他們是人嗎?為了醫療進步而使用的許多胚胎,胚胎是人嗎?為了多數人的利益就可以犧牲少數的人?又或許反過來思考的,我們真的要過度擔憂,以科幻的視角來看科技的發展?或否太過於滑坡地看待每個我們未知的未來?

環保問題也是,曾經聽過一個概念,地球上並沒有所謂的「人造」、「人工」。因為所以拿來做為人造的材料,所有的合成材料他全部都是在地球自然生成的。一切不都是自然嗎?如果以更大的角度來看,複製人或賽博格的概念也是,所有的一切都是在 地球內部,所有的一切都是「自然中的一切」,放大範圍來看,並無不同。

我們常常因為恐懼或不了解,產生恐懼。但是在這一個混搭的年代,一個國家有混搭的國民,一個人或許之後會有混搭的器官,你我就是所謂的賽伯格。如果我們能夠接受各種和我們不一樣的事物,我們才有可能跑得更快、看得更遠、想得更多,變異、多元、混搭,與我們不同的事物如果能巧妙地結合在單一的物件中當中。或許是人類新的契機。

D40 琴瑟在御,莫不靜好

前情提要:
可能是突然的神經打結,我要連續一年每天寫一篇文章,讓每天流經腦袋中的靈光乍現有機會用文字方式出現。逼自己在一切「日常」的生活中找到「不平常」。
---------------------------------------------------------------------------

D40:108/11/3
離結束日:325天後

琴瑟在御,莫不靜好
這是詩經裡頭的兩句話,琴瑟是兩種樂器,若能御而成音,那是曲,夫若唱婦亦隨,那曲目應是愉悅而心安。

琴瑟也是二心,若交雜成曲,節奏有理,那二心就成一意,那一意則能點石為金,能包容一體。二心為何?陽剛與柔軟之心、日月陰陽之心。也是善惡之理、亦為優劣之分。
一切都是樂曲中的音符, 本無好壞、美醜之因,唯聽者辨之,唯置放者誤之。

能聽到生命樂章者,定能視萬音為一音,萬物為一物,皆為靜好。

2019/11/3

D39 成為別人心中的避難小屋

前情提要:
可能是突然的神經打結,我要連續一年每天寫一篇文章,讓每天流經腦袋中的靈光乍現有機會用文字方式出現。逼自己在一切「日常」的生活中找到「不平常」。
---------------------------------------------------------------------------

D39:108/11/2
離結束日:326天後

可能在選擇 MOD免費電影的時候,總是挑著自己想要看的、有興趣的影片。上一次書店裡的影像詩(Poetries From the Bookstores),是介紹台灣各個獨立書店的影片,那影片勾勒出早已快淡去的「文青風」。今晚挑了「春之峰:攀越夢想--Climbing to Spring」 ,這片子則是將自己山林之魂勾回。而這般一文一武的影像衝擊下,也逼得自己要留下些文字筆記。

年輕時爬大山,曾有個夢想,想走完百岳,還曾附庸風雅地學著詩人墨客,在山徑中賣弄著文字,記下一段段情境。猶記得郡大山前的蜀道難於上青天,在手機裡鍵入心得的那幕,猶記得一步跟著一步的就忘了疲憊的加油打氣,山對我而言,有種魅力,一種魂牽夢縈情感聯結。如同這影片一樣

我該和身上的行李培養情感,我該和馱著的包袱互相瞭解,因為只有至死能卸下那虛無的重擔,只有和香菸一樣,都必須要化成灰,才能夠顯現他的價值,而人生就是徒勞無功的過程中,找到有意義的事情。

成為別人心中的避難小屋,在別人身心靈受傷時,為彼此的彼此帶來氧氣,或許我們教育者也是如此,至死方休。

2019/11/1

D38 能否得到上天的眷顧成為社會中「有用的人」?都好

前情提要:
可能是突然的神經打結,我要連續一年每天寫一篇文章,讓每天流經腦袋中的靈光乍現有機會用文字方式出現。逼自己在一切「日常」的生活中找到「不平常」。
---------------------------------------------------------------------------

D38:108/11/1
離結束日:327天後

昨天和女兒單獨在車上,和她聊了聊未來的事,女兒的功課一直都不是很好,但我知道她若遺傳到我一定不會太差,除非?
女兒,我清楚你的個性,你和我一樣是個懶惰鬼是吧?女生點頭如搗蒜。那你為何不用功?你知道學業成績關係到你未來工作是否辛苦?她似乎有聽懂我的話,我趕緊加碼加料,你看那個誰....,他們家是不是很辛苦?你那看個誰誰誰,讀了醫學院,將來能當醫生,你知道怎麼樣才能當醫生?不是看能力,是看成績....。

晚上,我思想起那對話,我對話中竟然不自覺地做了很差的比喻,也不自覺且傲慢地把社會分層了,而且是用很差勁的角度來分。這種連我自己都鄙視的分類方式,這種爛到不行的價值觀,我居然和女兒說出口?

我應當是要教她如何成為何快樂的人?我應當在乎的是她的心靈狀況?我能做的應該是引導與陪伴。果然,面對自己的孩子,加上了期望與偏見,講出來的竟是如此扭曲與醜陋的內容。

重新再來,女兒。我只希望你能快樂,只希望你去追你的夢,去勇敢地面對眼前的一切,成為一個內心成熟的快樂人。能否得到上天的眷顧成為社會中「有用的人」?都好。因為唯一我們能做主的是--「Heart」而非「G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