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1

還好,我不聽話


最怕小孩聽話,小孩聽話,最多他只會和我們一樣,不會有再高的成就
最怕小孩聽話,小孩聽話,他可能有許多的壓力與內心的不滿,但永遠不敢表達。
最怕小孩聽話,小孩聽話,可能他沒有自己的想法,只成了大人要的模樣。
最怕小孩聽話,小孩聽話,大人就無法因為衝突,而有更多元地思考

還好,我不聽話。

2017/12/2

面對眼前的難事,想想這將來會是哪一種食物?

在記憶的洪流中,是如此地破碎與不完整。而人們總是努力汲取我們認為的全部生命印記。

各種情緒起伏於每一個片段,回頭細想,當年「在意」,那時「過不去的關卡」,那時「堅持」的事。如今,都成為一抹淺笑,當然有的笑是甜甜的提拉米蘇、有些是微苦的拿鐵咖啡。

面對眼前的難事,想想這將來會是哪一種食物?

我愛吃炸雞.............

2017/07/08

在論斷中,要避免各種極端

自從學生送了一本超好寫的筆記本,好多文章都留在紙本上。但想想,為了讓「後人」整理我的文章方便,還是找時間一篇篇打下來。搞不好,都有用到。

有用、無用,也真的無法界定。就如同facebook除了能喪失隱私權,也能幫我們做生活記錄一樣,是好?是壞?
---------------------------------------------------------------------------------------------------------




臉譜式的價值認定   2017/05/08

我們所認知的事實,一定只是片面,而人與人的認知也不過如此。也常只是在泥淖之中,弄得全身是髒,但卻自認清高。

何謂臉譜式?在中國的戲曲中,每一種角色特性都有著各自專屬的臉譜。

紅:耿直、忠義與血性,忠勇良將標準臉譜(關羽血壓高就常害羞臉紅)
藍:性格強烈豪爽(這只讓我想到了阿凡達還有藍色小精靈)
黑: 正直無私(包青天好像就是這一類)
綠:草莽之人(浩克?)

這些臉部的圖騰一出場,觀眾立即知道他們的個性與忠奸,不用大腦思考。
那天與女兒一同看電視,年紀還小的她,看到人物出場,竟然問的是:「他是好人還是壞人」。就連卡通也存在著簡易與呆板的正邪對恃,好人?壞人?這麼容易分?好與壞的標準從何而來,如何來分?我們只貪求快速辨視,而不去細細觀看好人中的壞?或壞人中的好?這種一刀斃命式的價值觀影響著我們?

不只我們以這種方式與角度審視著別人,我們泰半也以這種框架看著自己。古意的人就必要一直古意?正經的人就不能搞怪一下?這種無彈性與變化,讓我們都忘了多元百變的臉譜才是人性的真實面貌。

想笑就笑,想哭就哭,順著自己的本意,別單一面容,別單一姿態看世界。

俄國的文論家曾說:「在論斷中,要避免各種極端」,想一想,也不也是我常犯的謬誤?


輕鬆?快樂?無憂?自在?世界沒有僅一面或單一的臉譜或情緒,多繁雜而精妙。





2017/12/1

旱歲之草,枯槁無潤澤。

校園中,冬天草地如旱歲之草,枯槁無潤澤。

以實相見之,察見其徼。
以無觀之,則見其妙。


往來復去,如此如來。

2017/10/27

行為舉止會產生對外的符號

今天帶學生戶外教學,回到學校的時候,一位女同學拿著一份食物與我分享,她說:「老師這一份給您,我多買了一份。」 這樣的學生是少數,所以與她多聊兩句。
原來他從小在菜市場幫忙,從小耳濡目染市場內許多該有的人際互動技巧,她的母親就告訴他多一點東西與人分享,多送點蔥、蒜給別人,我們的生意就會愈來愈好。菜市場簡單的道理應該也能夠適用在這個社會上。

這個故事並不是要同學逢年過節送老師禮物,我是要讓你知道,能夠做這樣舉動的人會與一般同學不同,讓人感到窩心。
每個人的行為舉止會產生對外的符號,有些人符號鮮明,就特別吸引人注目。

2017/10/23

不要用力不要努力

好久沒有跑超過10公里了, 不管心裡還是身體早就怠惰了,從交大校區開始,一路上天氣涼涼的有太陽但是卻不覺得熱,路上覺得速度保持得還不錯。
丟了問題讓它在腦子中繞, 『什麼叫不用力』, 身體用力了表示有些地方是勉強的, 如果心努力了表示有地方是委屈的, 就只管跑步,給心裡面一個小小的指令,我想要 10公里在一個小時內完成, 讓我的雙腳自己去表現, 很舒服的感覺順著「本性」去做事情 沒有用力反而更快。

讀書做事道理是否相通?
克氏文中提到:
有一種完全不需要奮鬥的生活方式,就像一朵百合,一朵生長中的花朵,它從不奮鬥,它只是純然地活著。它本來是什麼樣子就是什麼樣子,這就是完善。但是從沒有人這樣教導過我們。

2017/10/20

若萬事萬物都是常態,那何來意外

當自己不可一世的講道理的時候,別人其實在不當一回事的聽著你的道理。


而這就是認知落差,而這也是常態。
若萬事萬物都是常態,那何來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