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0
2017/9/30
2017/9/28
2017/8/28
給學生的信
2017/8/26
逼緊了,累了,難走遠。開車,人生都一樣
從雪見回家的路上,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 時速只有約90公里,因為後面跟著同事的車,高速公路上我難得以此龜速行進,路上的車流量很大,許多車超過我們, 一路上竟覺得輕鬆,前方車總是離我們有一大段的距離, 一點擁塞感也沒有。
思考著, 大量的車流就像是主流的價值, 我們許多部份需跟著主流的價值,但力道不使盡,情緒才能鬆愉。逼到底似乎時間上是完美,速度上是完美,但緊繃的壓力與危險系數就再增。
讓我想起前輩提到的,小孩別逼考100,90分即可,那10分多花的時間能讓他去學他想做的事。
逼緊了,累了,難走遠。開車,人生都一樣
2017/6/15
致106級畢業生
每年學生畢業,我讓自己都能準時交出一篇文章,算是種自我整理?或自我治療?而今年,夜半已過,唉,我遲交了。
我常老實對學生說,會回來找老師的學生是少數的,當年說會再回來的,也常肥滋滋地食言了。當然這種戲謔地說法沒帶著一絲地惋惜,但也透出了些現實。但,今天,我徹底地理解這些空口白話這些同學。因為今天我驚異著,其實我也是這些說著這些渾話的人。
25年前,我國小畢業,我依稀記得,我說會回去找教練,我會回去找老師。今天利用學生畢業典禮的下午,我去找了國小球隊的教練〈別懷疑,我真的是排球隊的〉。隔了25年,我才實踐當年的支票,去見我當年最怕的老師,最想在他面前表現的老師。聊了很多國小時球隊的事,聊了很多以前不敢講的話。
今天,我成了小小畢業生,我和我25年未見的老師再許諾,會再找他...。我也知道,或許當年說會回來學校走走的學生,不是不回來,只可能時間未到。
幸好,今天相信衝動,不然教練再幾週也要退休了。
各位,不用等到我退休那年才回來,那時我已老矣〈因為年金再改下去我65才能退了〉,而且這樣我當年度的行程會很擠。相信衝動,有空回來說說你的故事給我聽,讓我用各位的眼看看不同角度領域的世界。相信,你回來看到的我也與你一樣也進化著、變身著。
祝各位
畢業快樂,感謝這二年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