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8/28

抽掉了時間,才是真正的享受。

單車阿里山之行,在物理時間與心理時間中遊走,巧妙推開連接內在力量的大門。
隨之而來的特富野之行,憶起了走禪時的步型,胸腔異常舒暢。
真棒,抽掉了時間,才是真正的享受。

給學生的信

不免俗套,還是要先謝謝今天的招待。這一頓不單只是美食饗宴,也是一頓對充滿勇氣的學生最深的肯定。

餐中,我不斷在腦子閃過的,是那群桀驁不馴的年輕人的日子,抽煙、頂撞師長(幸好你們對我還不敢),而這一餐對我而言是有意義的,對我而言,我對我自己說,對學生多點包容與對話,這條路是對的。

許多人背後是沒有這樣的家庭奧援,而你擁有的是許多人一輩子渴望不來物質與精神上的豐足,生活上的品味、藝術的鑑賞、美感的養成。別人三代始知吃穿,而幸福的你現在已知吃穿。而你現在要思考的是,如何延續這生活的美學,讓更多人也能類同感受。在菜餚中,在人生中都是如此。

菜,人人會煮,當然有好壞之分,你若仔細思考,最好吃的菜不一定生意最好,而生意最好的餐廳也不一定是最美味的。你在高餐及業界接受了最高等級的廚藝洗禮,我不敢從菜餚上指教你,你早已高出老師許多。口味上、食材選用、烹飪手法、盤飾、創意,這些你要給自己一個理由,為何要如此呈現的理由,還要再問的是,還能再如何做?還有變化與感動人的細節?
魚的醬汁會是一種驚喜,黑鮪魚湯是驚喜...,除此之外還有哪些是可以給人反差更大的驚喜?

你賣的是什麼?許多元素你已有,如同第三段提到你原生家庭早就提供給你的部份。再來就是將它聯結至你的菜餚的手法,也就是陳述故事的能力了。這是可以訓練的,也是讓別人感受到菜餚「真正溫度」的方法。而開在偏遠的山上,若只是以商業角度來賣你的菜餚,會不容易。


影片中的傢伙是我同學,他的紅豆有溫度,一碗50元,大家去不是只有喝紅豆,是去聽他人生的體悟。他原本很不會說話,現在也很會唬了。

一次最多十個客人,很讚,或許讓客人在用餐前,能坐在工作檯前,看你製備的過程,你是餐的靈魂,邊處理邊介紹今天食材的獨特性、故事性。訓練你的口條,這會是賣點,很多東西是大家不懂的,在對話與互動中,讓客人不只是來用餐,也看了場美食秀。若不會唬,先與媽媽擬好稿字,由媽媽帶你一回,再慢慢增加趣味性與可看性。

茶與咖啡是席中畫龍點精的部份,懂咖啡的人會知道藝妓的價值、懂茶的人會知道某某老師製的茶如此精妙。但如何讓不懂的人,經過說明,能「哇」、「哇」、「哇」地讚嘆,當然若能在沒有伯父伯母的Cover下完成,那更代表你也真的能懂茶與咖啡了。

以市場來說,這種形態的菜是屬於文場的,並非衝客流的武場,所以以這種角度來看,這餐要讓人覺得有價得,是要靠對話,就像當年我與你們不斷對話,因為了解而珍惜,因為珍惜而看出每個人的價值。而今天不也如此,你要讓你的客人與你對話,讓他們知道你的心,也由此讓自己得到自我的救贖。做菜,不只是做菜,是種心靈修練,是種自己與內心的交流, 當能解決自己的不安與恐懼,在食物中才能帶給別人幸福的味道。對母親的愛、對父親的愛、對大地的愛、對自己的愛,這些都可以是發揮的題材。

對了,其實我說的,應該你父母親都可能告訴過你,仔細去聽聽他們智慧的建議,文化與思維的廣度自然會再不同。

謝謝你,有你這樣的學生。真棒




2017/8/26

逼緊了,累了,難走遠。開車,人生都一樣

從雪見回家的路上,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 時速只有約90公里,因為後面跟著同事的車,高速公路上我難得以此龜速行進,路上的車流量很大,許多車超過我們, 一路上竟覺得輕鬆,前方車總是離我們有一大段的距離, 一點擁塞感也沒有。

思考著, 大量的車流就像是主流的價值, 我們許多部份需跟著主流的價值,但力道不使盡,情緒才能鬆愉。逼到底似乎時間上是完美,速度上是完美,但緊繃的壓力與危險系數就再增。

讓我想起前輩提到的,小孩別逼考100,90分即可,那10分多花的時間能讓他去學他想做的事。

逼緊了,累了,難走遠。開車,人生都一樣

2017/6/15

致106級畢業生

每年學生畢業,我讓自己都能準時交出一篇文章,算是種自我整理?或自我治療?而今年,夜半已過,唉,我遲交了。

我常老實對學生說,會回來找老師的學生是少數的,當年說會再回來的,也常肥滋滋地食言了。當然這種戲謔地說法沒帶著一絲地惋惜,但也透出了些現實。但,今天,我徹底地理解這些空口白話這些同學。因為今天我驚異著,其實我也是這些說著這些渾話的人。

25年前,我國小畢業,我依稀記得,我說會回去找教練,我會回去找老師。今天利用學生畢業典禮的下午,我去找了國小球隊的教練〈別懷疑,我真的是排球隊的〉。隔了25年,我才實踐當年的支票,去見我當年最怕的老師,最想在他面前表現的老師。聊了很多國小時球隊的事,聊了很多以前不敢講的話。

今天,我成了小小畢業生,我和我25年未見的老師再許諾,會再找他...。我也知道,或許當年說會回來學校走走的學生,不是不回來,只可能時間未到。

幸好,今天相信衝動,不然教練再幾週也要退休了。

各位,不用等到我退休那年才回來,那時我已老矣〈因為年金再改下去我65才能退了〉,而且這樣我當年度的行程會很擠。相信衝動,有空回來說說你的故事給我聽,讓我用各位的眼看看不同角度領域的世界。相信,你回來看到的我也與你一樣也進化著、變身著。

祝各位
畢業快樂,感謝這二年的陪伴

2017/4/15

最美的安排 電影心札

我也經歷了與那主角差不多的遭遇,我也有女兒走掉了,而且上天很過份地帶走兩個,硬生生且毫不講理地一次一個。當獨自一個人看著電影的時候,那種潛藏在內心深處的痛,突然間被挑了出來,以為已經無關緊要早就結痂的傷口其實還是很痛。只是沒有勇氣面對的我,還以為早就不在意。其實只有孬。

死神不會和人交易的,那個交易只是一廂情,我們的生命換不回另外一個生命,這我試了很多次,而換得到的只是另外一個聲嘶力竭的傻呆,逼他長大。我也曾經跪在地上祈求上蒼, 上天應許我的,也只讓我痛徹心扉 ,讓我生離死別,但也是讓我更勇敢更堅強。

愛是一切存在的理由, 這是讓人可以 忽視死亡而存在這個世界上的美麗原因。 真也讓人錐心刺骨,怒斥上蒼的原因。「如果你能接受(愛),也許你能重生」,讓人好氣好笑。

那時間呢,其實我也受困於時間當中, 自以為自己能夠聰黠地掙脫螺旋枷鎖,偶爾靈光乍現,得到心靈舒適的偶然 ,但是又像那星光一樣,閃滅消失於冥暗無極之中。或許真的像是在生與死之間的間距,又或許像是一幕一幕閃爍而過的幻覺, 幻覺場景交錯彼此當中, 形成虛幻不實的幽幽暗暗。

謝謝我自己看到了自己那早就不願意探索的『愛、時間與死亡』。

「留意周遭隨之而來的,美麗的安排。一切都在、都在。

2017/4/7

理由是給別人的,對自己而言,不用任何理由。

老婆小孩熟悉的呼吸聲,讓我回到了現實的生活場景中
連假前我做了夢,這個夢想。雖不中,不遠矣,終於讓全家一同出遊車宿。
連假出遊,除了衣物帶不夠而從山上下撤之外,住宿的體驗是滿意的。尤其在曾文水庫畔,寂靜及美妙的氣氛,悠閒地夜晚,讓人難忘。


為何睡車上,是為了刺激與挑戰?
是為了有點蠅頭小利的賺頭?
是為了訓練自己的判斷力?以不同於遊客的角度來看宿點?
為了省下許多錢?
是為了與眾不同的優越?
社會資源的取回與公正性的彰顯?


後來發現,理由是給別人的,對自己而言,不用任何理由。
對自己只是因為喜歡,就可以去實踐。,「只有怕別人質疑才開始想要去找理由,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


那天聊天中,蔡主任也提到這,就像小朋友一樣,看到新奇的東西想要去玩就去玩一下。那是一種對於事物美好的敏感度,是一種對事物好奇的動力。

原來,我一直想說服別人,但忘了,我早就說服了自己。

我有個行動床,行動民宿,能玩更瘋了


感謝有一群陪著我,像小孩子一樣,到處探索的家人與好朋友

2017/3/12

哈尤溪溫泉 感官總匯饗宴

路上,我踢著、踏著萬千顆的小大石頭, 後來是痛覺。
一次次地渡過左擺右傾的河道。冷冽水溫夾著小石頭,像砂紙磨著我的腳掌,是奇妙的觸覺。
風因水而流動,伴著土地被擾動的氣味,襲來。是嗅覺。
淙淙、颯颯水聲,風聲則是填滿了聽覺感官。
目的地,有雲豹溫泉之稱的哈尤溪源頭,如傾倒顏料的山壁,視覺完全被餵飽。
感謝上蒼,讓我有這群好友,讓我有夠大的勇氣、讓我有尚可的體能、讓我有勇腳的老婆,能一同上山下海,體驗人生。
路上,不斷在選擇路線,選平緩的、選捷徑、選最適合....原來以為好走的有更好走的,懊悔著選錯路時竟又發現原來自己選對...。回到出發地,原來怎樣選都對,都一樣回到家,都 一樣回到原點。人生不也如此?終到盡頭與源頭。都對,都好。
行動,不斷行動
體驗,不斷體驗
就好。